材料科学

  • 三维铜纳米线组装体提升锂金属负极循环稳定性

    锂金属由于极高的容量(3860 mA h g-1)和最负的电势(3.040 V vs.标准氢电极),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锂金属一次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医疗设备、航天航空…

    2016-07-16
  • 离子筛分传导提高了液流电池性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张华民、李先锋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液流电池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成膜机理和膜微观结构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幅度提高了膜的选择性和离子传导性,…

    2016-07-11
  • 中国科学家研制能输出最大单脉冲能量的激光陶瓷放大器

    激光二极管泵浦是实现高效率激光输出的关键,为保证高光束质量,增益介质的几何形状非常重要,这是由于激光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会对增益介质产生扰动,影响光束质量。采用平面波…

    2016-07-07
  • 金和钯结合改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稳定性

    高能电池开发是解决化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燃料电池来说,氧还原半反应的电极催化活性是决定其效率的主要因素,贵金属铂(Pt)是目前最佳催化材料,但由于Pt的成本较高并且储量有限,如何降低催化剂的成…

    2016-07-04
  • 太阳能电池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近年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通过印刷的方式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是重要的前沿的研究领域。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通常由基于聚合物/有机小分子的…

    2016-07-03
  • 中国科学家研制新型多功能医用合金材料

    镁合金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组织匹配的力学性能以及可以在人体内降解吸收等特点,成为一类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医用金属材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材料研究团队近年来提出了医用金属…

    2016-07-03
  • 科学家在原子尺度揭示了端基炔溴基团耦合反应的机制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杂志《ACS Nano》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ehalogenative Homocoupling of Terminal Alkynyl Bromides on Au(111): Incorporation of Acetylenic Scaffolding i…

    2016-06-27
  • 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可逆单分子光电子开关器件

    利用单个分子构建电子器件有希望突破目前半导体器件微小化发展中的瓶颈,其中实现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功能是验证分子能否作为核心组件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关键步骤。在过去20年,分子开关被广泛的研究,但仅有的几…

    2016-06-20
  • 中科院成功研制高温合金叶片高效“绿色”渗铝工艺

    高性能热扩散铝化物涂层,包括铂改性、活性元素改性、硅改性、铬改性铝化物涂层等,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涡轮叶片高温腐蚀防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在传统的粉末包埋、料浆扩散和气相热扩散铝化物涂层制备…

    2016-06-18
  • 双金属纳米结构实现了太阳能驱动有机合成性能的调控

    鉴于目前的能源危机,能耗需求是制约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有机合成,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技术,从而实现低能耗的化工生产。在该技术途径中,将太阳能转化储存为化学能,为缓解当前的能源…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