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冰湖记录冰川活动

来古冰湖沉积反映的8000年以来冰川活动及其与温度和季风活动关系
来古冰湖沉积反映的8000年以来冰川活动及其与温度和季风活动关系

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不断的倒退或前进,因而冰川的活动则记录的气候的变化活动。

藏东南地区是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中心区之一,该地区冰川正经历剧烈退缩。然而较长时间尺度上冰川变化的记录和原因分析研究不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朱立平课题组对位于该区域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源头的一个冰湖——来古上湖开展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利用14C测年手段确定年代框架,对来古上湖3.82m的湖芯进行了XRF、粒度、IC分析,主要利用其中的磁化率、Sr元素CPS作为流域冰川活动变化代用指标,重建了来古湖流域8 ka以来冰川活动变化,并与其他环境资料对比,分析了冰川变化的原因。结果发现,4.3-2.2 ka,流域出现明显的冰川前进,期间的3.8-3.3 ka在冰川面积稳定条件下,可能由于大量降水降低了沉积物磁化率;2.2-1.6 ka具有显著的冰川后退。1.6 ka至全球变暖前,冰川活动再次处于活跃阶段。通过与气候记录对比,认为藏东南地区长时间尺度冰川活动变化受控于北半球温度变化与夏季太阳辐射变化,与印度季风的变化周期不对应。但是,近1000年来藏东南地区冰川活动变化与季风降水变化更一致,与北半球温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这表明温度并不是藏东南地区冰川活动唯一控制因素。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等支持。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论文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16301596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南极西部的冰山刚出现,几周后又分裂了

    派恩岛冰川是南极西部的一个重要的冰川区,科学家一直在关注该岛的冰川退化情况。在今年的9月23日,欧洲空间局的雷达数据显示在派恩岛上新形成了一处冰山,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B-44。到9月28日,美国的Landsat8卫星…

    2017-11-03
  • 地震发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春节期间,多种多米诺骨牌的影像出现在电视或网络上,从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其原理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

    2021-01-31
  • 喜马拉雅原羊走出西藏

    编辑: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仅是发现了一枚化石,或揭示生物演化,在不同地区发现同一物种也为全球的块体运动提供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即有古生物学上的证据,然而生物的迁移和演化同时为气…

    2016-06-07
  • 棕榈化石的发现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并没有那么早

    今天棕榈虽然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他们不怎么耐寒,尤其是幼苗。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达4600米的地方却发现了棕榈的化石,这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

    2019-03-11
  • 两千六百万年前的西藏腹地曾为温暖湿润的低地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地势高峻,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由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约5千万年前)所导致,然而对于高原如何隆起成今天的高度和规模,隆升过程中西藏地区环境曾如何演变,科学家们的认识分歧很大。…

    2017-04-20
  • 小地震危害也很大,比如在格陵兰发生4级地震也会夺人性命

    在北极圈,存在着一座世界上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该岛81%被冰雪所覆盖,宛若万里冰封世界。 由于存在大量的冰盖,冰盖的质量是异常的大,但一旦冰盖产生裂缝崩塌,就会引起地震,被称之为“冰川地震”。“冰川地震”和…

    2017-06-26 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