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mRNA_CMY_N_E_L_000b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国圣路易斯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于8月10日在《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植物抗病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本校园林院蔬菜系的匡汉晖教授及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的Blake C. Meyers教授指导完成,第一作者为张雨博士。论文题为“The Diversification of Plant NBS-LRR Defense Genes Directs the Evolution of MicroRNAs that Target Them”。

在调查了70种陆生植物的抗病基因,并与大量的miRNA数据进行耦合分析后,研究者发现miRNA与抗病基因的多样性高度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抗病基因的复制是产生新miRNA的重要途径,不同的miRNA通过靶向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对抗病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表现出趋同进化模型。通过对miRNA和抗病基因靶标序列的分析,发现密码子上摇摆位点的碱基差异是导致miRNA多样性的原因。该研究提出的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不仅揭示了miRNA对保持植物抗病基因平衡的机制,同时对植物基因家族和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新的观点。

论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512116

(据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示人肠道病毒抑制NF-kB信号通路新机制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NF-kB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经典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 究团队在人肠道病毒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016-03-22
  • 蚊媒肠道内生菌群稳态的维持机制

    3月1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 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 上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蚊子C型凝集素维持肠道内生菌群稳态” (Mosquito C-type lectins maintain gut microbiome homeostasis) 的学术…

    2016-03-21
  • “垃圾DNA”并不垃圾

    在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

    2017-03-12
  • 骨髓多能干祖细胞与遗传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前飞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 杨逢春教授合作,揭示了Bohring-Opitz综合征的胚系新生突变基因ASXL1在骨髓基质多能祖细胞功能和骨骼发育维持中…

    2016-06-17
  • 老年痴呆症患者有望可以恢复记忆

    这一发现可能是革命性的,它有可能促使开发新药,以帮助恢复记忆。

    2017-07-29
  • 提高油菜硼含量

    近日,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IF2014=6.96) 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营养遗传课题组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借助QTL精细定位与转录组分析克隆了油菜中一个硼高效基因BnaA3.NIP5;1。…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