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高斌副教授等人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Electromagnetic Thermography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Physics-based Modeling and Pattern Mining”(电磁热成像无损评估:物理数学建模和模式成分挖掘)的研究论文,建立了新型物理传感-信息数学模型, 反映了他们在电磁热多物理场材料无损评估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该成果主要由高斌副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田贵云教授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Wai Lok Woo副教授共同完成,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将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效应在时-空-频-稀疏多维信息中建立物理数学模式成分混合模型和分离方法。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探索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的新传感架构设计、推动无损检测及电磁热学研究的发展,还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理现象-信息关联建模,为物理场-传感-信息融合跨学科前沿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团队新获得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高速巡检监测技术攻关和仪器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该方向成果体现出的多物理场-传感-信息挖掘新交叉思路,已被综合类期刊认可。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由“千人计划”田贵云教授创建,团队包括4名不同层次学术骨干,4名博士后,8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2014-2016年相关成果发表在SCI国际期刊论文30余篇,包括JCR一区/二区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欧盟、国家自然基金及四川省科技项目多项。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传感与传感网络机理、物理数学模型、信号分离与识别、宏观与微观机理分析。在仪器研发上,开展电磁热脉冲/锁相涡流、闪光红外热成像、磁光克尔显微成像疲劳机理分析仪、多频段电磁近/远场涡流检测仪, 管道智能内检测器等先进无损检测及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的健康监测仪器。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5480
(据电子科技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