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狗内心世界的探索

狗年说狗,作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狗很早被人类所驯化。但它们不仅仅是宠物,还为人类提供各种保卫工作。他们拥有思考的能力,区分出主人和外人,同样也能区分出自己的过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狗狗拥有自我意识…

对狗内心世界的探索
图片来源:www.ptt01.cc

文/陈莹

拥有自我意识代表个体具有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是动物可能具有智能的征兆之一。19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贾拉普(Gordon G. Gallup) 发明了一套称为「镜像自我认知测试」 (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 简称MSR) 的实验方法,用来测试动物是否拥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受试对象,会将镜子里自己的倒影视为他人,反之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则能够辨识出自己。实验时,实验者会在受试对象身上一个必须透过镜子才看得到的地方(像是脸部) 画上明显的记号;如果受试对象在看过镜像后不断检视并触自己身上被画上记号的位置,就代表受试对象能够辨识出镜中影像就是自己。

贾拉普利用这个方法,证实了不是只有人类,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也拥有自我意识。过去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利用MSR,陆续证实了其他非灵长类动物,包括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喜鹊(Pica pica) 等等一般大众公认相当「聪明」的动物,都有拥有自我意识。

大家都知道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狗,有着敏锐的阅读空气能力。能够成为这样的跨物种社交高手,理当同样具备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然而,2010 年澳洲心理学家郝威尔(Tiffani Howell) 和班奈特(Pauleen Bennett) 针对四十只宠物狗进行的镜子实验结果却显示,绝大多数的狗狗都无法辨识镜子影像的真实身份,所以大概也不可能通过MSR 测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 的心理学家霍洛维兹(Alexandra Horowitz) 认为,狗狗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来源主要是嗅觉而非视觉,所以用相当仰赖受试对象视觉能力的MSR 来测验狗狗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其实并不恰当。为此,她设计了一套「嗅觉镜像测试」(Olfactory Mirror Test, 简称OM),以此确认狗狗是否拥有自我意识。

相对于在SMR 实验中在受试者脸上作上标记以改变受试者在镜中的样貌,霍洛维兹的OM 实验将狗狗自身尿液的味道视为镜像「自身样貌」 ,然后利用添加外物气味的方式,做为改变「自身样貌」的标记。结果发现,狗狗花费在闻加料过的自身尿液味道的时间,显著高于闻自身尿液味道的时间,也高于闻加料的外物本身气味的时间。此外,比起自身尿液或是熟悉狗伴尿液味道,狗狗似乎对陌生狗狗的尿液味道更有兴趣。

霍洛维兹认狗狗花了较多的时间在闻加料过的自身尿液,相当于贾拉普的黑猩猩在镜子前检视自己脸上记号的行为,显示狗狗和黑猩猩一样能够辨识出自己。可惜的是,霍洛维兹的实验设计无法明确区别出狗狗到底是成功认出自己,还是只是被不熟悉的狗味吸引(而且实验样本数偏少— 只有十二只狗狗经历整套实验测试)。但是无论如何,霍洛维兹的实验结果,凸显出传统MSR 测试仅能应用在具有良好视觉能力的测试对象之上,对于其他不是以视觉为主要感官对象的动物,必须要研发其他的方法,才能深入探究它们真实的自我世界。

 

参考资料:

  1. Gallup, GG (1970). Chimpanzees: self-recognition. Science, 167(3914), 86-87.
  2. Horowitz, A. (2017). Smelling themselves: dogs investigate their own odours longer when modified in an “olfactory mirror” test. Behavioural processes, 143, 17-24.
  3. Howell, TJ, & Bennett, PC (2011). Can dogs (Canis familiaris) use a mirror to solve a problem?.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6(6), 306-312.
  4. Plotnik, JM, De Waal, FB, & Reiss, D. (2006). Self-recognition in an Asian elepha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45), 17053-17057.
  5. Prior, H., Schwarz, A., & Güntürkün, O. (2008). Mirror-induced behavior in the magpie (Pica pica): evidence of self-recognition. PLoS biology, 6(8), e202.
  6. Reiss, D., & Marino, L. (2001). Mirror self-recognition in the bottlenose dolphin: A case of cognitive converg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10), 5937-5942.

本文来自CASE 报科学,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中国科学家发展最新单细胞多重组学测序技术

    (据北京大学)2016年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黄岩谊研究组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

    2016-02-28
  • 生物谷:人类的进化或许从未停止

    自然选择是难以追上的,正如达尔文所说,一粒米的平衡都将会决定谁生谁死,而粮食的平衡就是选择的成本,在人类进化历史中,自然选择的代价往往就隐藏在了每年全世界死亡和出生的数百万人中,每个人都会死亡,但很…

    2016-08-19
  • 当CRISPR让你怀疑以前的实验结果可能有错

    这本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 Jason Sheltzer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位癌症生物学家,他寻找的是肿瘤生长所涉及的基因。他和同事计划使用备受欢迎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来让基因失去功能,以寻找能降低癌细胞扩…

    2017-05-20
  • 三维层析成像技术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微小动物影像

    对生物结构在不同尺度、不同维度和不同部位的观察与形态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在众多学科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生物结构的二维形态观察手段已非常成熟,但三维成像技术手段却明显滞后且应…

    2016-06-24
  • 视频 | 研究显示越南睡鼠像蝙蝠一样具有回声定位能力

    翻译/LinkSea 越南睡鼠不仅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而且也像蝙蝠一样能识别物体。 科学家发现这种小的、敏捷的棕色啮齿动物(Typhlomys cinereus chapensis)产自越南和部分中国区域,他们用声波识别周围环境。 通过莫斯…

    2017-01-20
  • 科学家发现蓝鲸和鳍鲸杂交的现象

    最新一项发表在《Conservation Genetics》的研究,通过对北大西洋蓝鲸基因组的测序发现,大约有3.5%的蓝鲸DNA来自鳍鲸。这一结果令科学家感到惊讶,尤其是所有研究中的蓝鲸样本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鳍鲸DNA,表现出内…

    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