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是如何改变海洋化学成分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高度文明社会,富足的物质。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一些严重的变化是无法挽回的。各种工业、人类取暖、汽车尾气等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想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被海洋所溶解,并造成海水酸度变大,进而对海洋生物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造成有些生物的大量死亡。

Triona McGrath,爱尔兰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一直致力于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影响。这是她的TED演讲,向我们展示她对海洋化学成分变化的定量研究,近日海洋的酸化速率是过去5500万年的10倍。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估算出上次冰期海-气碳收支

    大气CO2含量在最近150年内,从~300 ppm增加到~400 ppm。这些增加的大气CO2是否为全球变暖的元凶,还存在着诸多争论。过去海-陆-气之间的碳收支是认识大气CO2在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的一把钥匙。约7万年前,即深海氧同…

    2016-02-16
  • 过滤:大自然的选择

    过滤”是动物界常见的取食手段,也是自然选择作用于生命演化的一种方式。最新一期的《Science》及其子刊《Science Advance》同时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项科研成果,它们都与“过滤”有关。 “滤…

    2016-05-10
  • 小型生态环境模拟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将会在下个世纪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但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极其复杂多样,我们又怎样才能知道气候变化究竟会带来何种影响呢?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团队找到了答案:搭建模拟气候变化影响的微…

    2017-05-16
  • 澄江生物群中新发现多种大型食肉动物奇虾化石

    奇虾(anomalocaridids)是一类体型巨大、身体造型奇特的化石节肢动物,具有大而精细的复眼、特化的捕食前附肢、口锥和游泳桨状肢,表现出对捕食行为的高度适应。因口锥呈放射状,奇虾又被称为射口类(Radiodonta)…

    2017-01-19
  • 塔里木盆地发现奥陶纪最大的钙化蓝细菌化石生物群

    蓝细菌钙化作用是指某些蓝细菌属种可以利用水中的HCO3进行光合作用而引起细胞外的胶鞘附近PH值上升,进而引起水体中的碳酸钙过饱和而在其胶鞘(EPS)内部或表面沉淀。发生钙化的蓝细菌胶鞘可以保存为化石,确切的钙…

    2016-03-09
  • 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可能与海洋的运动有关

    古生物学是探讨地球历史过程中的生命及其演化的科学,是地质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不仅包括对化石材料的发掘、修理、描述和研究,也包括对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和地质年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