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DNA”并不垃圾

865d20d16bba4f9bb0433fa5f7d5e7f0_th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研究表明,水稻中的一类DNA转座子能抑制内源蛋白Ghd2的翻译,从而调控水稻开花时间、株高和每穗粒数,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功能。

水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模式植物之一,其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转座子,尤其是微小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这使水稻成为研究转座子起源、转座和功能的最佳模式植物之一。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在基因组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转座子一般可分为反转录转座子和DNA转座子。之前的研究显示,反转录转座子可以转录为mRNA一部分,调控mRNA的选择性剪接,选择性加尾,稳定和翻译。华中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DNA转座子能抑制内源蛋白Ghd2的翻译,从而调控水稻开花时间、株高和每穗粒数。这个发现对进一步了解MITE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发现存在于基因3′非翻译区中的微小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可以被植物内源DCL蛋白识别并切割,从而形成不完整的mRNA。这种mRNA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自身的翻译,而抑制翻译产物的积累。人为切除该基因非翻译区的MITE,则会上调此基因的翻译产物。这些结果证实,DNA转座子具有抑制mRNA翻译的功能。

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功能探究,一直是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领域之一。近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微小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在基因组中的插入或缺失,是单子叶植物获得新性状的来源。本研究揭示了微小反向重复转座元件的新功能,对研究其他重复序列的功能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拓宽了学界对于转座子的认识。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4651

(据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示染色质修饰涉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机制

    染色质修饰为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二者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陶永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

    2016-07-06
  • 科学家揭示Polycomb复合物促进转录的新功能

    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p…

    2016-03-26
  • 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在北京发布

    (据北京大学)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与张秀琴研究员合作,发布了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解决了非人灵长类研究中群体遗传学数据匮乏、研究平台不成熟等问题,建立了以猴为视角…

    2016-02-25
  • 人类和黑猩猩的DNA真是99%一样的吗?

    我们位于同一个分支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然而黑猩猩仍然在丛林中,而人类有语言,城市,我们还建立了动物园把它们放在一起。所以,在现实中,人类与黑猩猩的相似度如何?MinuteEarth制作的视频介绍了经常引用的…

    2017-05-29
  • 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菌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与互作

    除DNA甲基化之外,细菌DNA的硫修饰也是细菌抵御外源限制性所装备的另一套全新的细胞防卫机制,然而彼此所防御的限制性是完全独立的。它们都能增强细菌抵抗外源DNA入侵的能力,但DNA甲基化修饰发生在碱基上,而DNA硫…

    2017-05-03
  • 非平衡态原始细胞模型探索生命起源

    虽然早在35-4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但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无法理解生命在原始条件下如何起源。基于原始细胞模型的研究为剖析生命起源的机理提供了可能。生命是动态的,所有的生命过程都需要能量参与;没有能量流…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