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科研人员发现银河系的近邻卫星星系NGC55中的X射线瞬变源

我们的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独的,有一些小星系就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它,也因此被称

左图和右图分别是,由多镜片X射线观测卫星(XMM-Newton telescope)于2001年和2010年拍摄所得的照片
左图和右图分别是,由多镜片X射线观测卫星(XMM-Newton telescope)于2001年和2010年拍摄所得的照片

作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在南半球,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能轻易看见天空中的两个云状的天体结构,它们就是银河系卫星星系中的两大代表——位于16万至20万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这些小星系是由什么构成以及如何形成,是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

近日,上海天文台Jithesh Vadakkumthani博士(中科院院长国际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和他的合作导师王仲翔研究员基于最灵敏的X射线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研究了银河系的一个名为NGC 55的卫星星系,他们发现了15个X射线瞬变源候选体并研究了它们的本质。目前该工作已被国际核心期刊《天体物理杂志》接收发表。

Jithesh博士说:“NGC55星系距离我们比较远,大约30倍于麦哲伦云到我们的距离,为了获得最佳数据,我们采用了目前具有高灵敏度的X射线望远镜所提供的观测数据,例如XMM-Newton和钱德拉望远镜。”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些瞬变源通常是双星系统,主星是一颗致密恒星,如黑洞或中子星,而伴星是一颗普通恒星。主星从伴星吸积物质,并辐射出X射线光子。由于吸积过程的不稳定,X射线流量是变化的,其亮度能瞬间增大几个量级,然后渐渐衰减至不可见。我们银河系中的X射线瞬变源已被详细研究,但在其它星系的状况则尚不完全清楚。

“通过分析10年多的X射线数据,我们在星系NGC55中发现了15个X射线瞬变源。我们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很可能就是银河系中常见的X射线双星。”王仲翔教授说,“从NGC55和麦哲伦云的光学性质来看,它们具有相似性。如今,从我们在X射线瞬变源的分析结果来看,它们也具有相似性。这为我们理解银河系卫星星系的组成和由来提供了一个窗口。”

论文链接:http://arxiv.org/abs/1411.6338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本身是一个系统,地球科学的各领域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而遥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来观测地球…

    2017-08-23
  • 首张“泰坦”地质图面世

    近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首张“泰坦”地质图。“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又称“土卫六”,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它是由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的。 地质图显示“…

    2019-11-28
  • 中国科学家解密银河系外旋臂的分子气体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研究团组利用青海观测站13.7m毫米波望远镜的CO巡天数据,首次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位于银河系第二象限处的外旋臂的分子气体结构,如图1所示。研究结果即将在美国的《天体物…

    2016-03-12
  • NASA: 死海正在缩小

    NASA 展示了三张死海不同时期的卫星照片,显示死海从1972年到2011年期间其水面不断缩小,主要是由水汽蒸发造成的。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区域,海拔约为海平面以下400米,它是该地区所需盐的重要来源。 来源:http://e…

    2016-11-23
  • 星载激光雷达数据显示赤道地区树木最高

    森林高度是森林最基本的结构参数之一,对于指示土地生产力、估算森林生物量、预测生物多样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球森林高度的格局和决定因素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围绕该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众多假说。大家…

    2016-12-09
  • 研究人员发现OH脉泽最强的行星状星云

    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演化成一颗红巨星,巨大到将金星也并入囊中。当太阳的能量近乎消耗殆尽时,它的核心将无法逃脱塌缩的命运,而外面的气体壳层将被强大的恒星风剥离,当红巨星大部分的气体都被吹散后,其中…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