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建成

hui国际三大数据中心(NCBI、EBI、DDBJ)对全球生物数据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 Data Center),作为基因组所的重要研究单元,承担相关公共数据库资源体系的研究与建设,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精准医学和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组学数据,建立海量生物组学大数据储存、整合与挖掘分析研究体系,发展组学大数据系统构建、挖掘与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建设组学大数据汇交、应用与共享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团队题为“The BIG Data Center: from deposition to integration to translation”的研究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的发表是国内首次以数据中心为模式,整体发布我国生命组学数据资源建设情况,标志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建设综合性基因组数据资源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数据库结构组成
数据库结构组成

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建成面向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多层次生物组学数据资源系统,包括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原始组学数据归档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GSA),围绕国家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基因组组数据库(Genome Warehouse,GWH),基于测序数据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Nebulas,GEN),基于中国人群以及国家重要物种群体的基因组变异数据库(Genome Variation Map,GVM),基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的表观基因组数据库(Methylation Bank,MethBank)以及基于大众审编(Community Curation)的生命科学维基知识库(Science Wikis),初步形成我国生命与健康数据汇交与共享平台,具备可服务于全球的基因组数据共享网络。

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章张研究员、赵文明高级工程师以及肖景发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项目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na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11/28/nar.gkw1060.full

(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克隆杂交水稻不孕基因

    水稻是自交作物,人类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自然突变和人工选择获得对当地自然和栽培环境具有良好适宜性的优良水稻品种,或者改良栽培技术。后来人们发现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但是其特殊的花结构导致…

    2016-12-22
  • 癌症化疗后的病人为什么会掉头发?

    (图片来自网路) 脱发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的病人常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和担忧。 化疗药物具有主动靶向特性,能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如癌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似,毛囊是一个高活性的组织结构,其内存在着…

    2017-09-10
  • 提高油菜硼含量

    近日,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IF2014=6.96) 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营养遗传课题组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借助QTL精细定位与转录组分析克隆了油菜中一个硼高效基因BnaA3.NIP5;1。…

    2016-03-16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

    2024-03-01 世烩
  • DNA复制是确保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生命过程

    DNA复制时因细胞内源因素或外界干扰引起的突变是肿瘤等多种重大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积极的方面考虑,这些突变也是物种进化(例如,生物从海生到陆生的进化)的内在决定因子。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研究…

    2016-12-13
  • 微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解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基因变化

    6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吴立刚研究组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组合作的最新…

    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