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三百万年前兰州还是湿润的森林草原区

兰州黄河和中山桥
兰州黄河和中山桥

随着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冷,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逐渐取代了中生代处于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成为地球上脊椎动物中的优势群体。亚洲的哺乳动物化石含量丰富并且分布广泛,但是亚洲哺乳动物年表(ALMA,主要来自中国)无论是在精度还是准度上,都无法与欧洲哺乳动物年表(ELMA)和北美哺乳动物年表(NALMA)相比,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近纪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

兰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并且蕴含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准确的年代是进行古气候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了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沉积及其蕴含哺乳动物的准确年代,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联合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鹏博士、敖红研究员和安芷生院士联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Mark J. Dekkers教授和西北大学李永项教授从2010开始对兰州盆地富含哺乳动物的对亭沟剖面开展详细的磁性地层学。

由于兰州盆地第三纪地层沉积复杂,而且磁性较弱,要建立可在区域上可完全对比的准确年代框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研究课题,经过六年多的仔细研究、多次样品采集和反复测量等工作,最终建立了可与兰州盆地其它剖面以及临近西宁盆地进行好对比的可靠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为后续古气候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年代学基础。古地磁结果表明,对亭沟剖面咸水河组地层的磁性地层序列记录C5En至C6Cr之间的极性,剖面年代约为18-24 Ma。

这一研究将其中产出的对亭沟动物群的时代限定为18.9 Ma,张家坪动物群为20.6-21.2Ma,庙嘴子动物群为23.2-24 Ma,为解决长期以来关于这三个哺乳动物群年代的争议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在这些哺乳动物群中既有草原型物种,也有森林型物种,特别是在庙嘴子动物群中,森林型物种含量较高,其中不乏象类和巨犀这种对水分需求比较大的物种,这说明兰州盆地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具有森林和草原混合的植被类型,比现今的气候要湿润。

这一新的研究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8023

(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美国太浩湖水温连年升高

    虽然温度逐年增加,但是2016年7月的水文下降了2.9度,这主要归功于6月7月份风比较多,而且空气温度较低。

    2017-07-28
  • 生物多样性,可能是人类对抗极端气候和全球暖化的最佳利器

    生物多样性在野外的力量,与实验预测的其实不一致,因为生物多样性在田野中的力量超过了实验,甚至超过了气候的影响

    2017-10-19
  • 使用卫星监测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已经对低洼沿海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影响,其未来前景也不容乐观。我们知道,海平面上升是由海水受热膨胀以及冰川和冰盖融化增加海洋水量所导致的。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2024-03-03
  • 美国的尖尾沙鹀可能会消失

    随着气候的变化,导致该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如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将会在五十年内在美国消失,而且将是未来第一个消失的鸟类。

    2016-11-30
  • 全球气候变化对沙漠先锋种分布格局和动态历史影响

    地层学数据分析与研究能够揭示出亚洲内陆沙漠化-逆转过程与冰期-间冰期存在显著耦合关系,但该项研究尚缺乏大尺度植被和分子数据支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马…

    2016-05-28
  • 气候科学简史

    这是Ed Hawkins的《A brief history of climate science》的译文 气候变化经常被误认为几年来才有的,事实上早在150年前人类就已经意识到全球气候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变化。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名叫约瑟夫·傅里…

    2016-05-17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