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是确保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生命过程

参与DNA复制叉工作的许多酶(转自wikipedia)
参与DNA复制叉工作的许多酶(转自wikipedia)

DNA复制时因细胞内源因素或外界干扰引起的突变是肿瘤等多种重大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积极的方面考虑,这些突变也是物种进化(例如,生物从海生到陆生的进化)的内在决定因子。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郑道琼课题组,在生物基因组稳定与进化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近期,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题为《Global analysis of genom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DNA replication stres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论文。

这项研究中,作者通过在模式生物细胞中降低DNA聚合酶的表达水平,模拟细胞在分裂失控或环境因子胁迫下引起的基因组复制压力。随后借助多种组学技术揭示了基因组在复制压力下发生的染色体畸变、杂合性丢失、大范围结构变异和点突变等事件及热点;证实了特定序列变异在细胞表型变化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阐明了DNA复制压力对基因组不稳定及进化的具体影响及规律,进一步完善了物种维持基因组稳定与进化关系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课题组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构建具优良性状的绿色工业菌株、挖掘海洋药物基因(簇),以及探索海洋环境因子波动和污染(海洋生物毒素和有机污染物)如何影响生物的分子进化等重要科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论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11/23/1618129113/F18.expansion.html

(据浙江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示Polycomb复合物促进转录的新功能

    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p…

    2016-03-26
  • 解密早期胚胎基因组的激活

    2016年3月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Oocyte-expressed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 is a Key Activator of the Early Zygotic Genome in Mouse”的论文,报道了母源…

    2016-03-21
  • 为了子女健康,最好在40岁之前结婚生育

    米克•贾格尔爵士(Sir Mick Jagger)代表了一位作家所说的“大龄父亲”趋势。在他73岁时,他的29岁女友、芭蕾舞演员米兰妮•哈姆里克(Melanie Hamrick)为他生下了他的第8个孩子德沃罗(Deveraux)。 这位滚石乐队(Rolling …

    2017-05-24
  • 棉花抗黄萎病的克星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维管束病害。该病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存活时间长,化学农药难于防治等特点。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

    2016-03-10
  • 科学家克隆杂交水稻不孕基因

    水稻是自交作物,人类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自然突变和人工选择获得对当地自然和栽培环境具有良好适宜性的优良水稻品种,或者改良栽培技术。后来人们发现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但是其特殊的花结构导致…

    2016-12-22
  • 科学家揭示酵母在反应激活状态时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生命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