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昆虫共生细菌传播机制

1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共生细菌。这些细菌与各类生物共生,并影响和调控它们的生命活动和生存状态。例如,人体内的细菌细胞数量是人类本身细胞的10倍,绝大部分都是有益细菌,许多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器官”,我们的消化、生长到自我防卫等基本生理活动都只有在它们的参与下才能正常完成。昆虫共生细菌的普遍作用近年来也开始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共生细菌参与和调控各类昆虫的营养代谢、生殖、抵御不良环境、甚至形态变异(如拟态)等生命活动。

烟粉虱及其所传植物病毒是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有害生物。烟粉虱共生细菌参与调控烟粉虱的基本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传播病毒等。这些细菌通常被特化的寄主细胞-含菌细胞所包裹,通过雌虫卵巢垂直传播代代相传,但长期以来对其传播机制不了解。浙江大学刘树生教授课题组和美国康奈尔大学Angela Douglas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整合转录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电子显微学等领域的方法和技术,首次发现了烟粉虱从若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含菌细胞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和分子重塑。细胞之间的粘附减弱,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变小至稳定大小,并且细胞变得能自主移动,这些变化促使含菌细胞携带胞内的共生细菌一起进入昆虫的卵巢,实现了共生细菌的垂直传播。含菌细胞的变化发展伴随着细胞骨架的重组和细胞-细胞粘附、细胞增殖、细胞能动性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这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明了含菌细胞能够根据寄主的发育进程,协调基因表达和细胞行为,从而介导内共生细菌的垂直传播。这些原创性成果将有效促进烟粉虱与细菌共生关系的研究,并为探究通过干扰共生细菌的功能来控制烟粉虱的危害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成果以亮点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昆虫学科博士研究生单红伟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树生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美国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烟粉虱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283/1833/20160580.abstract

(据浙江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宿醉后常会发生腹泻?

    即使是适度的饮酒也会引起腹泻(图片来自网络) 在很多国家,喝酒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即使是适度的饮酒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很多人喝酒后常常会发生腹泻。腹泻会给人带来不适,同时还会伴随其他一些症状。此外…

    2017-09-11
  • 为什么不应该在家里穿鞋子?

    在家里,我更喜欢赤脚。一进家门我就会收起鞋子,这样会让我更舒服,而不是为了保持地板清洁(我家里有两位大人,两位孩子,两只猫,地板从来没有干净过)。同时我们也会让客人进门脱掉鞋子。 但是不穿鞋子进门已经…

    2017-08-22
  • 中外科学家发现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实现定量神经细胞转分化的方法和作用机制

    2016年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薛愿超课题组和付向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Sequential regulatory loops as key gatekeepers for neurona…

    2016-05-07
  • 神经导向分子调控淋巴细胞招募与迁移

    在淋巴组织中,T和B淋巴细胞“定居”在不同位置。当对外来病原产生免疫反应时,这些淋巴细胞要迁移运动到指定地点来合作而促进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一种被称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的组织结构,就是受到…

    2017-05-04
  • 超级细菌将“每三秒杀一人”

    英国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国不就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紧急采取行动,到2050年,所谓的超级病菌将每三秒中导致一名病人死亡。 这份由“金砖四国”之父,英国财政部商务政务次官奥尼尔勋爵牵头撰写的报告提出了…

    2016-05-20
  • 研究人员发现畸形儿发生的原因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卫研究组发现自噬在支持细胞中参与外质特化结构的组装,支持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畸形精子症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6年3月17日autophagy杂志。 目前,全世界范围…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