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RNA甲基化调控基因出核新机制

w020170418587243734337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孙莹璞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组合作研究,揭示了m5C(5-甲基胞嘧啶)修饰在mRNA的分布图谱规律及其对调控mRNA出核作用新机制。该研究成果以“5-methylcytosine promotes mRNA export–NSUN2 as the methyltransferase and ALYREF as an m5C reader”为题,于2017年4月18日在Cell Research 杂志发表。

研究团队首先建立改进的RNA m5C单碱基分辨率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揭示了mRNA m5C的分布规律,并绘制了精细的m5C修饰图谱,发现m5C在mRNA的翻译起始位点下游有显著富集,并且主要分布于CG富集区域。通过分析对比人和小鼠不同组织,发现m5C在mRNA上的分布特征在哺乳动物中十分保守,而在不同组织中修饰的基因具有特异性。研究团队同时发现,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动态的m5C修饰基因显著富集于精子发育相关功能,提示m5C修饰参与生殖发育调控。

在获得精细的RNA m5C单碱基分辨率修饰图谱后,研究团队发现NSUN2蛋白是主要的mRNA m5C甲基转移酶,其活性依赖于C271和C321位点,且NSUN2功能缺失导致mRNA的出核受到抑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出核调控蛋白ALYREF通过第171位赖氨酸特异性结合m5C修饰位点,从而促进mRNA出核。至此,研究团队发现了mRNA m5C主要甲基转移酶NSUN2(Writer)及其第一个结合蛋白ALYREF(Reader),并揭示了m5C调控mRNA出核的重要功能。

RNA甲基化是表观转录组调控的一种重要形式,对RNA转录后调控以及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杨运桂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参与发现了RNA甲基化修饰m6A相关酶(Jia et al.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1; Zheng et al. Molecular Cell 2013; Ping et al. Cell Research 2014)及其甲基化位点选择性机制(Chen et al. Cell Stem Cell 2015)和m6A修饰外显子被保留现象(Zhao et al. Cell Research 2014),m6A结合蛋白YTHDC1(Xiao et al. Molecular Cell 2016)和YTHDF3 (Li et al. Cell Research 2017) 分别调控mRNA剪接和翻译机制,阐明了mRNA m5C修饰规律、甲基转移酶和结合蛋白及其调控mRNA出核机制。本次发表的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研究RNA甲基化调控的生物功能和RNA表观遗传提供依据,为研究与正常生理或异常病理生命活动关联分子机理提供新的表观调控研究方向。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755a.html

(据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返老还童不是梦?

    (翻译:范坤; 编辑: Randy) 最近一项关于小鼠基因治疗的研究显示返老还童的可行性,但科学家认为要在人体上实现可能还需数十年。 皱纹,白发和全身疼痛是人体衰老的标志,我们通常认为衰老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

    2016-12-21
  • 棉花抗黄萎病的克星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维管束病害。该病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存活时间长,化学农药难于防治等特点。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

    2016-03-10
  • 人类终于知道茶的味道为什么不一样了,科学家首次成功破译茶树基因组

    茶是自从公元3000年前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广泛饮用的含咖啡因软饮料,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的30亿人喝茶爱茶。茶作为最早饮料的可信记录可以推至公元前三世纪我国的商代;传说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神农氏因此被…

    2017-05-25
  • 微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解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基因变化

    6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吴立刚研究组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组合作的最新…

    2016-06-16
  • 科学家发现“显老”基因

    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

    2016-05-22
  • 基因编辑有望治疗遗传病

    洛杉矶JOLLA-Sal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来纠正影响基因如何表达的DNA化学标签中的致病异常。这些类型的化学修饰,统称为表观遗传学或外源基因组,越来越被认为与发育和疾病中的基因组序列本身一样重要。…

    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