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显老”基因

W020160510496857280699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华集团联合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皮肤感知年龄遗传因子的大型科研。在这个项目中,科学家共用了近十万人次反复评估了超过四千个人的面部高清照片,精确量化了每个人的感知年龄(即看起来的年轻年老的程度),并分析了近800万个DNA位点和感知年龄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感知年龄和基因之间的联系,发现带有MC1R基因特殊基因型的人看起来比其他同龄人平均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年老两岁。此发现有望迅速提高我们对感知年龄的理解。

MC1R基因是人类皮肤合成黑色素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遗传缺陷可造成皮肤缺乏黑色素的天然保护功能,进而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光长期对皮肤造成多种损伤,还可能由此引发皮肤癌变。

“MC1R基因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只是其影响感知年龄的一小部分”,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刘凡研究员指出,“数据显示MC1R基因的对感知年龄的作用并不受皮肤颜色、紫外线伤害和日照暴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说明MC1R还有其他的功能在起关键作用。目前已知由MC1R参与的细胞功能还包括氧化伤害、DNA修复和免疫调节,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感知年龄变化的原因。”

刘凡研究员还指出,“此研究发现MC1R中的多个功能性等位基因通过复合杂合子的特殊方式相互影响而起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用我们最新研发的方法针对复合杂合子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全面检测,期待能找到更多影响感知年龄的基因。”

论文链接 :http://www.cell.com/action/showImagesData?pii=S0960-9822%2816%2930184-1

(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基因编辑食物能否端上餐桌?

    本文经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微信公众号:mit-tr)授权转载,禁止二次转载 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100亿。提高农业生产率,以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要迫在眉睫。 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方法为改造农作物提供了精确方法,…

    2016-02-27
  • 手印化石表明人类早在7000年前就在青藏高原活动

    青藏高原上的小喇嘛。人类可能已在寒冷高峻的青藏高原定居了七千多年 至少在7400年前,无畏的狩猎采集者或许就已经在寒冷、缺氧而严酷的青藏高原上定居了。这比研究者此前认为的时间要早将近4000年。 在对西藏中部…

    2017-01-11
  • 肥胖如何加重乳腺癌转移的?

    肥胖可以促使机体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到血液中,这些细胞因子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癌细胞更具有侵袭性。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黑尔姆霍尔茨的科学家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做了一篇报道。该研…

    2017-10-27
  • 影响智力的基因已被科学家找到

    对与智力相关的基因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将血液样本存储在英国生物医学库中 周一,欧洲和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心理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近8万人中确定了52个与智力相关的基因。 不过,这些基因并…

    2017-05-24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

    2024-03-01 世烩
  • 菠菜的基因与祖先

    在菠菜出波斯以后,栽培种菠菜开始分为两个支线:东亚、中/西亚。中/西亚的一支传入欧洲后,又随着欧洲人渡海到美国;东亚的一支则在中国开枝散叶…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