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大灭绝可能是海洋酸化造成的

工业造成海洋酸化
现代工业造成海洋酸化

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演化史中最严重的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在前后6万年时间内,多达8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忽然消失,整个海洋、陆地生命损失惨重。关于当时为何发生物种大灭绝,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大规模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陆地、海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在大灭绝期间海水是否存在酸化并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前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海洋底栖生物矿化作用如钙质壳的形成等,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盐度、含氧量、酸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后Claudio Garbelli等最近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前和大灭绝期间腕足动物钙质壳纤维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大灭绝层位,小嘴贝大类腕足动物壳第三层柱状层往往不发育,壳质纤维体变小。而扭月贝大类的柱状层和纤维大小并未发生变化,最终这一大类中长身贝目、直形贝目、石燕贝目等古生代主要类群在此次事件中全部灭绝。

腕足动物壳扫描电镜图像
腕足动物壳扫描电镜图像

通过与现代不同环境腕足类的壳质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人员推断当时大灭绝层位很可能存在海洋酸化的现象。小嘴贝大类的壳质纤维小型化使其更加能适应恶化的海洋环境,并最终渡过难关。

论文链接:Garbelli, C., Angiolini, L., Shen, S.Z., Biomineralization and global change: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d-Permian extinction, Geology, doi:10.1130/G38430.1.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新疆中泥盆世发现具过渡演化特征的微小真叶植物

    该植物茎干纤细,最大茎干的宽度还不足2mm,植物具有至少三级分枝,主枝交互着生有特征明确的二级枝,二级枝短小,着生有成对的三级枝。该植物的繁殖部分短枝全部位于繁殖枝的一侧,繁殖小枝末端着生有1-4对长纺锤形的孢子囊

    2017-06-12
  • 人类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水稻驯化的时间与世界上主要农作物(西亚的小麦、中美洲的玉米)开始驯化的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都发生在更新世末向全新世初过渡的时期,水稻开始驯化的时间对应了约1万年前后东亚季风开始增强、气候逐渐变暖、变湿的气候环境背景,这与全球气候格局在该时段内的重要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7-06-03
  • 生物大灭绝碳酸盐岩繁盛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距今大约3.59亿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海洋无脊椎生物45%的属和21%的科灭绝。由于显著的海水缺氧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德国西部莱茵地区发育了典型的在全球广泛分布的沉积类型,从…

    2017-01-03
  • 罗布泊美女是如何化妆的?

    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欲知古人如何绘美?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指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拉曼光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证实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出土了一种…

    2016-02-17
  • 科学家在南非发现200万年前人类头骨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南非发现了一个罗百氏傍人的头骨,罗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亲,而直立人被认为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这将为人类进化提供了更多数据。2018年,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南非约翰内斯堡…

    2020-11-16
  • 大荔古人使用多样石器工具

    陕西大荔人遗址发现于1978年,并在 1978 年和1980年进行过两次发掘工作。遗址年代约为距今30-24.7 万年,处于中更新世晚期。大荔人化石的最新研究显示镶嵌型形态特点:脑颅具有古老特征,但面颅具有进步特征。然而…

    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