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罗天祥研究员课题组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吴波研究员课题组以我国北方干旱区沙地上广泛分布的油蒿种群为研究对象,跨越不同植被类型和降水梯度(150-400mm),系统分析测定了几个关键叶性状指标和相关冠层特征沿降水的变异规律。研究发现:1)沿着降水梯度,油蒿叶性状及其相关关系在干旱阈值0.29(年降水量/年潜在蒸散量)下发生显著变化;2)干旱阈值0.29与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边界具有很好的吻合性。青海高寒干旱区沙地油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研究发现。这一新认识揭示了植物叶性状对干旱区植被区划的指示意义,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干旱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等的支持。
研究成果已发表于《Annals of Botany》。
论文链接:http://aob.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18/3/541.full.pdf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