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建立了以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合成途径克隆、修饰及异源表达技术平台

nprot.2016.054-F3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友明教授课题组于2016年6月2日在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cET direct cloning and Redαβ recombineering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large operons or single genes for heterologous expression”的论文,报道了以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合成途径克隆、修饰及异源表达技术平台的建立。张友明教授创立的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在DNA大分子的克隆和修饰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基因组功能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Nature Protocols是Nature子刊,5年影响因子为13.47,是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系统中的1区期刊。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微生物基因组上发现了很多具有很高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生物合成途径。但是由于很多微生物的遗传操作非常困难,因此在易于操作的宿主中进行异源表达是研究这些生物合成途径的有效方法。由于许多生物合成途径的编码基因(簇)都很大,而且序列复杂,利用传统方法对其进行克隆和修饰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张友明教授团队开发的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在DNA大分子的克隆和修饰研究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和特色。该研究将DNA克隆和修饰这两套系统整合到一个宿主中,并通过克隆载体和修饰元件的标准化,建立了对大型生物合成途径进行高通量的克隆、修饰及异源表达的技术平台,大大简化了克隆和修饰过程,并为其在异源宿主中的功能性表达提供了解决方案。该研究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和山东大学-亥姆霍兹生物技术研究所为第一单位,联合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和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是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化发展取得的又一代表性成果。

张友明教授2013年被聘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获得者。其课题组主要致力于DNA重组工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生物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海龙博士和2014级博士生李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山东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254463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神药阿司匹林还可以阻止癌症扩散?

    阿司匹林不仅能缓解头痛,预防心脏病发作,最新研究还显示,它或许能预防恶性细胞的扩散。

    2017-06-01
  • 超声在危重新生儿气胸诊断的应用

    超声因无创、快速和准确的优势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十分有限,Raimondi F等针对超声在新生儿患者突发性气胸的中的诊断做了评价分析。 队列研究招募了 2014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0 月 3 个欧…

    2016-06-14
  • 婴儿全麻诱导后急性肺水肿一例。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报道了一例婴儿在全麻诱导后发生急性肺水肿一例。通过总结抢救成功经验和发生原因分析,认为上呼吸道感染联合全麻药物的使用是导致该婴儿肺水肿并继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救治措施主要是…

    2016-05-31
  • 沙鸥播报 | 长时间的高压状态会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收听音频)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压力倍增,因为最近刚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中恢复过来。幸运的是,人们在这种状态时,最不愿考虑的就是健康。 然而休斯顿卫理公会德克西心脏与血管中心心脏病学专家说,如果对此不注意…

    2017-12-01
  • 臂丛麻醉后呼吸停止

    患者,男性,26岁,体重57kg,因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障碍2小时来院,诊断为右肱骨骨折并脱位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拟行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并脱位手法复位。术前访视无异常。入室后血压120/60mmHg、心率85…

    2016-07-30
  • 美国科学家首次尝试直接在人体内编辑DNA

    近年来CRISPR 技术带领基因编辑研究飞快进步,试图改变基因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实验也不在少数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