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的性别教育

少部分儿童的家长特别在意中性/无性别教育,可以合理怀疑这些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其他儿童的行为表现的差异不只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龄前的性别教育

Arya Stark from Game or Thrones.
相较于姊姊Sansa,Arya的行为举止较不符合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人们在很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会以「性别」来区分其他人,偏好和自己同性别的人玩在一起,而且甚至从两岁开始就会以「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 )来推论别人的行为举止或偏好,比如:小明是男生他应该喜欢玩玩具车、小美是女生所以可能会选粉红色的衣服穿、男生要剪短头发、女生不可以太粗鲁…。虽然不知道是否全世界全数文化中的儿童皆如此,但至少美国、中国、巴西、南非等地的研究都发现类似的现象。

但是,为什么?一种解释方式是,人类已经演化出一套能依据他人的性别快速分类、理解、认识他人的系统。另一种解释是,幼儿之所以会注意性别是因为社会环境和文化教养等因素所致。因为不管是家长、生活周遭的大人、各式各样的媒体,都大量使用性别来做为分类人的依据。卖场中,有所谓男生玩具陈列区和女生玩具陈列区;幼儿园里,排队的时候男生排一列女生排一列…种种经验让孩子在很年幼时就学到以性别将人们分类的方法。

我们很难确认环境因素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毕竟多数儿童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过曾有两个实验发现,让小学学童或学龄前儿童暴露在高度强调性别的教室环境中几个礼拜的时间,就会让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增加,甚至变得比较不喜欢异性儿童、减少和异性儿童的接触(高度强调性别的环境包括让男女生座位分开、老师刻意强调小朋友的性别…等)。但是即使过分强调性别确实会加强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也不能证明刻意减少性别的标注会让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减弱或消失。不过瑞典在几年前出现了所谓的「中性/无性别」(gender-neutral )幼儿园,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在中性/无性别幼儿园中,学校老师会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等同于英文中he 或 she 这类带有性别的代名词,或是男生、女生这类词汇,并尽可能直接用儿童的名字或使用中性的代名词。除此之外,那些会加深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故事或歌曲也会被老师改编,好打破刻板印象。还有,老师也会避免做出传统上仅针对特定性别的行为,当然,他们也会鼓励儿童玩或参与与传统性别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玩具或游戏。

那么,在中性/无性别幼儿园上学的儿童,和在一般瑞典幼儿园上学的儿童,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研究者发现,相较于在一般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在中性/无性别幼儿园就读的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比较弱,而且他们和不认识的异性小朋友一起玩的意愿也比较高。不过他们一样会依赖性别来帮不认识的人贴标签,他们的好朋友群的性别组成也没有比较多的异性。

少部分儿童的家长特别在意中性/无性别教育,可以合理怀疑这些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其他儿童的行为表现的差异不只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另外还有少数儿童不太会区分他人性别,这样也很有可能会对资料有所影响。所以研究者将这两类儿童的资料摒除之后重新分析。重新分析的结果显示,中性/无性别幼儿园和一般幼儿园儿童在性别刻板印象得分的差距,仍然出现在年纪大一点的男性儿童族群,不过中性/无性别幼儿园儿童和不认识的异性小朋友玩的意愿依旧较高。

总结来说,中性/无性别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似乎多少能减弱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不过有效对象可能仅限于年纪稍长的男生),而且还能提高儿童和异性儿童互动的意愿,只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似乎无助于消弭儿童自动帮他人贴上性别标签的行为。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096517302692
(据 《Wen-Jing的科学文献报告》)

本文来自《Wen-Jing的科学文献报告》,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细支气管炎患者避免使用脉搏氧饱和度检测

    BMJ最近的一期文章研究认为细支气管炎患儿应避免检测脉搏氧饱和度。 “脉搏氧饱和度作为一项技术代表着医学的重大进步….然而,在稳定的细支气管炎婴儿和小儿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

    2017-08-20
  • 儿童学习经验对提高人工智能模型学习效率的启示

    AI 能将物体和单词配对的结果,显示了语言中某些部分是可透过少量的经验来学习,不需要某种先天性的能力,团队中的一名心理学家表示这样的结果「动摇了我的世界观」。 生成式AI 的训练资料集是众所皆知的庞大,有时…

    2024-02-08
  • 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的有效方法

    自1970年代早期以来,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增长了三倍,这已经是我们现代最紧迫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儿童肥胖会增加年轻人的医学和心理学并发症。因此,科学家和健康专家需要优先识别、评价和执行一系列的有效途径,来…

    2017-10-23
  • 在家里,妈妈干活的时候爸爸常玩的很开心

    这是第一次,研究者通过确凿的证据来研究母亲在干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的时候父亲在做什么? 在现代社会,对于那些盼望更多性别平等的人来说,结果却是让人失望的。 研究发现,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的3个月。在夫妻没有工…

    2017-10-24
  • 研究显示1/4的女孩在14岁时会抑郁

    新的研究显示接近1/4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4岁时会发生抑郁。 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共纳入分析了2000-2001年出生的10000位孩子的数据信息。该研究时千禧年队列研究的一部分。 在孩子3、5、7、1…

    2017-10-21
  • 坚持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要从娃娃抓起

    即使在婴儿期,坚持不懈不仅仅是一种固有的性格特征,而是可能从根本上根植于社会环境的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