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印度和欧亚大陆从东向西先后发生碰撞?

青藏高原卫星图
青藏高原卫星图

地球表面被分成十二块,其中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山,但是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间一直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西构造结巴基斯坦北部Hazara-Kashmir地区发育一套新生代地层,不整合在印度大陆寒武纪基地之上,该地层分为上下两个单元,下部为古新世-始新世海相地层,而上部为渐新世-中新世陆相地层。新生代早期印度大陆北缘的海侵过程指示印度大陆在靠近欧亚大陆过程中,欧亚大陆的仰冲加载使得印度大陆下沉,新特提斯洋海水涌上印度大陆北缘,因而记录了两大陆碰撞的详细过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丁林研究员等研究了上述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特征。锆石U-Pb年龄谱明显地指示:古新世Hangu组、Lockhart组和Patala组的物源区为印度大陆;始新世最早期Margalla Hill砂屑灰岩中第一次出现< 100Ma碎屑锆石,指示由印度物源向亚洲物源的突变。也就是说,来自于亚洲大陆的科基斯坦-拉达克岛弧、喀喇昆仑岩基的物质于早始新世早期沉积在印度大陆之上。

地质填图表明Patala组最顶部与下部地层存在不整合接触关系,可能由碰撞前陆盆地的前隆迁移到该地区所造成。Patala顶部地层沉积位于前陆盆地的前隆(Forebulge)构造位置,但其沉积物中仍没有亚洲物质的出现。

印度向亚洲物源区的转换以及前陆盆地前隆带的出现,有力指示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为56-55Ma。该项研究进一步支持项目组提出的印度与欧亚大陆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部首先碰撞(~65Ma),然后向西变新的模式。与以往认为西部首先碰撞,然后向东碰撞缝合的模式截然相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EPSL杂志上。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1X16304824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起

     《地球档案》系列之《探秘青藏高原东北缘》  

  • 青藏高原的降水怎么来的?

    虽然远离大洋,又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青藏高原西南部夏季降水还是可以达到300毫米左右。相反,北美的亚利桑那和南美智利虽然离海较近,上游阻挡的山脉比喜马拉雅山脉还低,但降水稀少,并形成一些沙漠。这是…

    2016-03-08
  • 藏南冰湖记录冰川活动

    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不断的倒退或前进,因而冰川的活动则记录的气候的变化活动。 藏东南地区是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中心区之一,该地区冰川正经历剧烈退缩。然而较长时间尺度上冰川变化的记录和原因分析研究不足。…

    2016-06-22
  • 新特提斯洋板片拆离发生于四千五百万年前

    随着新特提斯洋(Neo-Tethys ocean)的闭合,印度和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作为陆陆碰撞造山带的代表,是研究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经典地区,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

    2016-04-05
  • BuzzFeed视频遭到抵制

    喜剧演员Akilah Hughes在最近在medium上发文怒揭BuzzFeed的种种剽窃行为,并在change.org 发起抵制BuzzFeed视频的签名活动,促使广告商不要在BuzzFeed上投广告。目前在medium上已有50多名网友表示支持Akilah,虽然…

    2016-07-03
  • 视频 | 如何看待SCI论文

    袁岚峰博士讲解中科大是如何看待SCI论文的。 备用播放地址

    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