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我们应关注的问题—青少年暴力。

重要事实

  • 每年,全世界约20万起杀人事件发生在10-29岁青年中间,占全球杀人总数的43%。
  • 每有一名青少年被杀害,另有20-40人受伤,需要接受医院治疗。
  • 在一项研究中有3-24%的女性报告称,她们的初次性经历是被迫发生的。
  • 青少年暴力会对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并往往伴随终生。
  • 青少年暴力会大幅增加卫生、福利和刑事司法服务费用;还会降低生产力;减少产权价值并会在整体上破坏社会组织。

青少年暴力是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包括从利用较为严重的性侵犯和人身攻击来实现欺凌和肢体搏斗到杀人等一系列行为。

问题的范围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万起杀人事件发生在10-29岁的青少年中间,占全球年杀人总数的43%。青少年杀人比例在不同国家之间及一国之内相差悬殊。然而,男性青少年在所有国家中,既是实施杀人的主体,同时也是杀人受害者。女性中青少年杀人的比例在几乎所有地区均大大低于男性。从2000年到2012年,大多数国家的青少年杀人率下降了,高收入国家的下降幅度大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每有一名在暴力中丧生的青少年,就会另有20-40人受伤,需要接受医院治疗。与致命袭击相比,非致命暴力伤害涉及使用持枪攻击的情况要少很多,而非致命暴力伤害则更多涉及拳打脚踢和刀棍的使用。性暴力也对很大比例的青少年产生影响。例如,在《世卫组织有关妇女健康和家庭暴力多国研究》中,3-24%的被调查妇女报告称,她们的初次性经历是被迫发生的。肢体搏斗和欺凌在青少年群体中也很常见。在40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约有8.6-45.2%的男童和4.8-35.8%的女童暴露于受欺凌环境中。

青少年杀人和非致命暴力不仅占全球早逝、伤害和残疾负担的很大一部分,它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并往往会伴随终生。它会影响到受害者的家庭、朋友和社区。青少年暴力会大大增加卫生、福利和刑事司法服务费用;降低生产力;减少产权价值;并从整体上破坏社会组织。

风险因素

使青少年暴力发生可能性出现上升的因素很复杂。

个人风险因素
  • 多动128035023_14372819966351n
  • 冲动
  • 行为控制不佳
  • 注意力问题
  • 有攻击行为史
  • 过早使用酒精、毒品和烟草
  • 反社会信仰和态度
  • 智力和教育成就较低
  • 上学兴趣不大并且考试不及格
  • 来自单亲家庭
  • 具有父母分居或离婚经历
  • 暴露于家庭暴力之中。
亲近关系中(家庭、朋友、亲密伙伴及同龄人)的风险因素
  • 家长对儿童的监督和监管不力u=2816526377,3558803424&fm=11&gp=0
  • 粗暴、松懈或缺乏一致性的家长惩罚做法
  • 家长与儿童之间依恋程度较低
  • 家长较少参与儿童活动
  • 家长滥用物质或有犯罪行为
  • 家庭收入较低
  • 与有犯罪行为的同龄人交往。
社区及较为广大社会的风险因素
  • 社区内社会凝聚力较低;6764596883143576770
  • 犯罪团伙及本地供应枪支和违禁药品;
  • 缺乏解决冲突的替代性非暴力方式;
  • 收入差异大;
  • 社会和人口的快速转变;
  • 城市化;
  • 国家治理质量(法律及执行程度,以及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政策)。

预防

证明具有成效的预防项目包括:

  • 旨在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愤怒管理、解决冲突和具备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社会能力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发展项目;
  • 以学校为基础的反欺凌预防项目。

具有潜力的预防青少年暴力项目——但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包括:

  • 为家长提供支持并传授积极的育儿技能的项目(如通过护士探访家庭);
  • 在儿童早期提供学业及社交技能方面的学前项目;
  • 可改善学校环境、政策、教师做法和安全措施的项目;
  • 通过增加税收和降低销售网点密度来降低酒精的可及性;
  • 改善对饮酒环境的管理(如缓解拥挤程度、培训酒吧工作人员、提高对现有执照规制的执行度);
  • 对枪械许可证及购买采取限制政策;
  • 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武器;
  • 通过提供住房券帮助家庭搬出经济贫困的居住区,从而降低贫困人口密度的项目。

青少年暴力的预防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暴力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如收入不平等、人口和社会的快速转变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等。

减少青少年暴力直接后果的关键是要改善院前和急诊医护,包括医护的可及性。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与合作伙伴合作,通过采取有助于确定、量化和应对这一问题的行动,减少青少年暴力,这包括:

  • 提醒人们关注青少年暴力的严重程度和预防的必要性;
  • 建立不同情况下出现暴力的范围和类型的证据,这对于了解该问题在全球层面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至关重要;
  • 为会员国及相关部门制定指导方针,预防青少年暴力并加强应对;
  • 为国家预防青少年暴力作出的努力提供支持;
  • 与国际机构和组织合作,在全球遏制青少年暴力行为。

本文取源于世界卫生组织网;图片来自于网络。

论文链接: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56/zh/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您睡饱了吗?

    世界睡眠医学学会(ASM World Association of Sleep Medicine,WASM)将「世界睡眠日」选定在每年3月第二周的周五,提醒人们睡眠与自身健康的密切关系与重要性。季节变换周期和昼夜交替规律,深深影响人们的睡眠及…

    2017-05-21
  • “一针见血、扎针不疼”不再是形容护士技术高超的唯一标准

    在过去,人们常用“一针见血、扎针不疼”来形容护士输液技术高超。但是,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人们对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近日,北京护理学会秘书长李春燕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随…

    2016-06-15
  • 韩春雨:正在持续实验,将适时公开验证

    中国学者韩春雨团队的诺奖级实验,近日引起一些人质疑。质疑者认为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重复试验,为此围攻韩春雨为“造假者”,但拥挤韩春雨的也大有人在。针对这些激烈讨论,“中国网事”记者展开调查。 2016…

    2016-08-03
  • 要吃饭还是要发展科技?

    这两天有两个科研界的事情的值得注意:一个是朱诺航天器进入木星轨道,一个是中国造的直径为500m的射电望远镜,这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迈出的坚实一步,但网上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花巨大的经费去做和多数人没有…

    2016-07-07
  • 诺奖得主:用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是一种扭曲

    如果把在某些期刊上发表文章与金钱奖励相挂钩,就会造成扭曲。 Randy W. Schekman “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的科研做得更加成功,就应该得到更多工资,这很自然。但如果把在某些期刊上发表文章与金钱奖励相挂钩,就…

    2016-06-08
  • 超级细菌将“每三秒杀一人”

    英国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国不就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紧急采取行动,到2050年,所谓的超级病菌将每三秒中导致一名病人死亡。 这份由“金砖四国”之父,英国财政部商务政务次官奥尼尔勋爵牵头撰写的报告提出了…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