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南发现奥陶纪末间冰期沉积物证据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是全球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金钉子”所在地,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残存、复苏与再辐射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长期认为区域内赫南特期唯一的碳酸盐岩地层(以观音桥组为代表,常分别下伏和上覆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黑色笔石页岩)代表奥陶纪末主冰期的凉水碳酸盐沉积,而缺失代表冰期后的暖水碳酸盐沉积。这使得其它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当时的中、低纬度地区)与“金钉子”地区缺乏可靠的对比,限制了对该时段一系列重要生物事件(即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之后的残存、复苏)的解释。 W020160227520238043182

南京古生物所王光旭博士及其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南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是广泛存在奥陶纪末主冰期后暖水碳酸盐沉积的。他们首先揭示了黔东北石阡一带的两系界线附近的碳酸盐沉积属于主冰期后的暖水沉积(即石阡组,这套地层原被归入“观音桥组”,认为代表冰期内的凉水沉积),并报道了其中丰富的壳相生物群,该成果已于2015年在国际地学期刊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上发表。

近期,通过对黔西北部毕节、仁怀一带及黔东北凤冈一带数条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剖面的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这些地区的观音桥组顶部(在凤冈一带则为整个观音桥组)包含有志留纪色彩的暖水型珊瑚动物群,这与其下伏观音桥中下部所产典型的凉水型珊瑚动物群形成鲜明对比,因而表明研究区的观音桥组记录了代表主冰期及冰期后的完整的碳酸盐沉积序列。与此同时,暖水型珊瑚动物群伴生的腕足动物群与下伏的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明显不同,而且其所在层位具有典型的指示暖水环境的沉积学特征(如鲕粒的存在),这些证据都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此外,新认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当时靠近黔中古陆的黔东北凤冈一带仅发育了代表冰期后的珊瑚动物群(即这里的观音桥组仅相当于黔西北毕节、仁怀一带观音桥组的顶部),即受赫南特冰期的影响,靠近古陆的区域在冰期结束后才开始接受暖水型的碳酸盐沉积。W020160227518069347980

单条剖面上完整记录奥陶纪末冰期及冰期后的碳酸盐沉积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它能够在赫南特阶“金钉子”所在地的华南得以确认,其意义更显特殊。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奥陶-志留纪过渡期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增进壳相化石类群如何在该时段更替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实现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低纬度地区与华南的跨区域的精确地层对比,进而为在全球尺度上更精确地理解和评估该时段一系列生物事件及其环境背景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地学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上在线发表。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nrcresearchpress.com/doi/abs/10.1139/cjes-2015-0197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古代类鸟恐龙的现代羽毛

    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新种有羽恐龙,它是已知最早的具有不对称飞羽的伤齿龙(一种类似鸟的手盗龙类)。不对称飞羽是与飞行演化相关的一大重要创新。 徐星、Michael Pittman及同事从…

    2017-05-05
  • 南海珊瑚骨骼记录了近代战争汞污染

    近期,地学环境顶尖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以“Two centuries of coral skeletons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record mercury emissions from modern Chinese wars”为题,发表了中国科…

    2016-06-10
  • 早中新世发现犬熊类化石新材料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王晓鸣等2015年我们在内蒙古中部早中新世敖尔班组下红层中首次发现一枚犬熊类的左上第一臼齿,这颗臼齿虽然零星,但非常特征,属犬熊科(Amph…

    2016-03-26
  • 秦岭南的锶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

    秦岭南坡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是我国南北气候带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在该地区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卜红梅等多年以来一直在秦岭南坡地…

    2016-03-09
  • 研究人员揭示中国华南新元古代大规模低氧同位素岩浆岩的成因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发育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低δ18O岩浆岩,对其成因学术界尚存在争议。高温热液蚀变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低δ18O岩浆,蚀变岩石是否为洋壳?参与高温热液蚀变的流体氧同位素特征如何?华南新元古代低δ18O岩浆…

    2016-03-01
  • 中国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了距今15.6亿年前的、个体长达30 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关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