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湖泊变化

%e9%9d%92%e8%97%8f%e6%b9%96%e6%b3%8a高山湖泊的动态变化,如它们的出现/消失、扩张/收缩,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这些变化整合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尺度的对比研究对了解不同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区域的高山湖泊系统,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完全不同,这主要依赖于其受大尺度大气环流、区域气候、及冰冻圈过程的影响。

除地球南北极外,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也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与临近的蒙古高原不同,青藏高原有广泛分布的冰川和冻土。过去几十年来,这两个高原经历了相似的快速变暖,升温率高出世界其他地区的3倍。考虑到更为强烈的环境变化及西风、季风系统和其他气候现象的影响,两个高原的能水循环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分布有大量的湖泊,这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变暖的情景下,这两个高原湖泊的状态可能朝不同的方向变化。目前这两个高原湖泊变化已有一些碎片化的研究,但并不系统。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国庆副研究员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对过去40多年来两个高原湖泊变化模式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研究主要围绕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过去40多年来,水和冰冻圈如何在世界上相邻、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上循环?”这一科学问题开展。利用遥感数据对1970s-2013年间两个高原的湖泊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湖泊主要分布在内流区(即羌塘盆地),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特征体现为湖泊的扩张和新湖泊的出现;长期连续时间序列湖泊(内流区)的快速扩张,主要发生在1997/1998年后;在空间上,青藏高原南部(雅江流域)湖泊出现萎缩,但其变化幅度较小,其他流域湖泊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蒙古高原湖泊出现消失和萎缩,连续时间序列变化显示其萎缩主要发生在1997/1998年后。湖泊水量平衡变化分析显示,青藏高原湖泊的扩张主要归因于降水的增加和冰冻圈的贡献,在内流区尤为突出。蒙古高原湖泊的萎缩主要归因于降水的减少,同时伴随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内蒙古相比于外蒙古更为明显。两个高原湖泊变化相反的模式及水循环的变化,特别是时间序列拐点发生在1997/1998年,被认为是大尺度及区域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本研究结论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1)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湖泊变化呈现相反的模式;2)两个高原湖泊变化明显的时间拐点发生在1997/1998年;3)青藏高原暖-湿的气候和蒙古高原暖-干的气候,是导致过去40多年来两个高原湖泊变化呈现完全不同模式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为在区域尺度上制定适当的适应和管理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2016GL072033/abstract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北京空气污染主要是居民烧炭造成的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不利的气象条件、区域输送和二次转化等是导致冬季重污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源的高强度排放则是问题的根源。 美国国家科学…

    2016-07-04
  • 雾霾使粮食减产

    我国霾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区域或全国性的环境问题,引起科学界及广大民众的强烈关注。但目前关于霾污染的影响的研究集中在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尚不足。霾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利亦有弊。…

    2016-08-16
  •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与水量平衡

    湖泊、积雪、冰川与河流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流域湖泊是连接大气圈、冰冻圈、水圈、生物圈的纽带。湖泊对气候变化敏感、快速响应流域环境变化。青藏高原湖泊主要分布在内流区(即羌塘高原,封闭流…

    2017-05-05
  • 塑料污染不用在担心,可以用昆虫进行降解

    蜡虫是常见昆虫大蜡螟(或大蜡蛾)的幼虫。野生大蜡蛾寄生在蜂群中,对全欧洲的蜂巢来说都是祸害。蜡蛾在蜂巢中产卵,而它们的幼虫就依靠蜂蜡孵化和成长——蜡蛾也因此而得名。 该科研小组成员之一 Federica Bertocch…

    2017-05-31
  • 科学家解密1952年伦敦致命大雾

    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进步,同时也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以阴雨天气而闻名伦敦,雨中漫步街头,恰似浪漫。然而如果在1952年,你就不会有任何浪漫的心情。现如今,或许很少有人会知道发生在那一年冬天的致…

    2016-12-12
  • “中亚水塔”正在萎缩

    天山一号冰川 天山被誉为“中亚水塔”,横亘于欧亚大陆腹地,长约2500km,南北平均宽250至350km,由一系列高大山地、山间盆地和谷地组成,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也是现代冰川最发育的山系之一。天山作为中亚干…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