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的基因与祖先

在菠菜出波斯以后,栽培种菠菜开始分为两个支线:东亚、中/西亚。中/西亚的一支传入欧洲后,又随着欧洲人渡海到美国;东亚的一支则在中国开枝散叶…

菠菜的基因与祖先

菠菜。图片来源:Wiki

(文/叶绿舒)

菠菜俗称菠薐、鹦鹉菜、红根菜及飞龙菜,是原产于中亚与西亚的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大约在两千年前在波斯被驯化后,在公元647年经由尼泊尔传入中国,被称为「波斯菜」,而后转为「菠菜」;英文的spinach也被认为是来自波斯文aspānākh。菠菜在公元827年传入欧洲的西西里岛,到十五世纪时传遍全欧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菠菜生产国是中国,约占全世界的91%;其次是美国与日本。

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甜菜是近亲。最近由中国与美国的研究团队,不仅将菠菜的基因体进行定序,同时也对13个野生品系与107个栽培品系的菠菜的转录体(transcriptome)进行定序分析。

定序的结果发现,S. turkestanica 应该是栽培种菠菜的祖先。过去一直不能确定菠菜的祖先究竟是  S. turkestanica  或是 S. tetrandra,这次分析序列的结果发现,S. turkestanica 和栽培种在亲缘关系上比较相近。所以  S. turkestanica 应该就是栽培种菠菜的祖先。

在菠菜出波斯以后,栽培种菠菜开始分为两个支线:东亚、中/西亚。中/西亚的一支传入欧洲后,又随着欧洲人渡海到美国;东亚的一支则在中国开枝散叶。

至于菠菜的基因体呢?菠菜的基因体有6.18亿个碱基对,含有25,495个基因;其中71.7%是其他作物中也找得到的基因,28.3%是菠菜专属的基因。虽然它的基因体看起来并不特别大,但是却有极高比例的序列是转位子(transposable elements):74.4%!之前介绍过茶树的基因体含有67%的反转录转位子已可算是极高,却没想到菠菜还更高呢!

过去的资料分析发现,菠菜与甜菜(sugar beets,Beta vulgaris)大约于三千八百四十万年前分道扬镳;基因体的分析也发现菠菜的平均基因大小(1,157个碱基对)与每个基因平均外显子(exon)数目(5.3个)与甜菜很相近。

近年来,菠菜的露菌病(downy mildew,病原为露菌科  Peronosporaceae  的真菌)是个大问题,所以育种也都朝着培育抗露菌病品系的方向进行。由于对露菌病的抗性主要来自于核苷酸结合位点富亮氨酸重复蛋白(nucleotide-binding site lucine-rich repeat proteins,简称NBS-LRR蛋白),所以研究团队当然就特别注意这些NBS -LRR蛋白啰!他们发现,菠菜的NBS-LRR蛋白比其他植物少,只有139个(甜菜有162个、番茄有274个、稻米更高达532个)。其中最多的是CNL型与NL型,总共约占NBS-LRR蛋白的76%。由于大部分菠菜是雌雄异株,与自交作物如番茄、西瓜、黄瓜相比,即使是栽培种的菠菜,其基因多样性也相对比较高。

至于育种对菠菜的基因有什么影响呢?研究团队发现主要受影响的包括开花时间、以及受体信息蛋白、丝胺酸/苏胺酸激酶等。

菠菜可在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区生长,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菠菜因为生长快速、营养丰富而受到重视,但是大家对于它那有点涩的风味却有些吃不惯。为了要鼓励大家多吃菠菜,政府决定要「雇用」大力水手卜派。于是,原本卜派的「超能力」是靠着他轻拍他的小母鸡的头取得,从1932年开始,卜派就改吃菠菜了。有趣的是,原本卜派只是那个漫画里的一个小角色,因为受欢迎而被加了戏份成为主角,到后来甚至被政府看上为菠菜发声。所以不只是人生很难说,连漫画人物的命运也是峰回路转啊!


参考文献:
  1. Boswell, Victor R. (August 1949). “Garden Peas and Spinach from the Middle East”. Reprint of “Our Vegetable Travelers”.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96 (2).
  2. Xu C. et. al.,2017. Draft genome of spinach and transcriptome diversity of 120 Spinacia acces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ncomms15275.

本文来自CASE报科学,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骨折损伤不用再担心,未来有望可以修复

    战争、车祸或是骨密度较低的老年人跌倒造成的骨折,都可能会因损伤程度过于严重而导致骨骼无法完全愈合甚至导致终身残疾。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够治愈骨折的方法。 现在,探索终于有了突破,研究人员们结合超声…

    2017-05-24
  • 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

    2016-08-23
  • 喵星人还没被驯化,而你却被它驯服了

    猫和人的关系中,应该是猫主动找人类为伴,但客观上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之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带着它们跋涉旅行,扩展了猫咪的地盘

    2017-08-03
  • 微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解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基因变化

    6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吴立刚研究组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组合作的最新…

    2016-06-16
  • Nature Medicine: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8大突破

    近日,Nature Medicine盘点了2016年生命科学七大领域(基因治疗、免疫疗法、传染病、癌症、再生医学、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生物学)的8大突破性进展。 (一)基因治疗领域 越来越精准(Keeping it precise) 精准的基…

    2016-12-23 科学观察
  • 中国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建成

    国际三大数据中心(NCBI、EBI、DDBJ)对全球生物数据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 Data Center),作为基因组所的重要研究单元,承担相关公共数据库资源体系的研究与建设,面向…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