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mRNA_CMY_N_E_L_000b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国圣路易斯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于8月10日在《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植物抗病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本校园林院蔬菜系的匡汉晖教授及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的Blake C. Meyers教授指导完成,第一作者为张雨博士。论文题为“The Diversification of Plant NBS-LRR Defense Genes Directs the Evolution of MicroRNAs that Target Them”。

在调查了70种陆生植物的抗病基因,并与大量的miRNA数据进行耦合分析后,研究者发现miRNA与抗病基因的多样性高度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抗病基因的复制是产生新miRNA的重要途径,不同的miRNA通过靶向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对抗病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表现出趋同进化模型。通过对miRNA和抗病基因靶标序列的分析,发现密码子上摇摆位点的碱基差异是导致miRNA多样性的原因。该研究提出的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不仅揭示了miRNA对保持植物抗病基因平衡的机制,同时对植物基因家族和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新的观点。

论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512116

(据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基因编辑有望治疗遗传病

    洛杉矶JOLLA-Sal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来纠正影响基因如何表达的DNA化学标签中的致病异常。这些类型的化学修饰,统称为表观遗传学或外源基因组,越来越被认为与发育和疾病中的基因组序列本身一样重要。…

    2017-05-14
  • 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

    树鼩是一种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相较于啮齿类实验动物,树鼩在遗传进化地位及生理生化特征上均更接近于灵长类。并且,树鼩相比于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诸多优势,包括体型小、生殖周期短、饲…

    2016-12-29
  • 中国科学家发展最新单细胞多重组学测序技术

    (据北京大学)2016年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黄岩谊研究组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

    2016-02-28
  • 科学家揭示人肠道病毒抑制NF-kB信号通路新机制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NF-kB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经典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 究团队在人肠道病毒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016-03-22
  • 骨折损伤不用再担心,未来有望可以修复

    战争、车祸或是骨密度较低的老年人跌倒造成的骨折,都可能会因损伤程度过于严重而导致骨骼无法完全愈合甚至导致终身残疾。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够治愈骨折的方法。 现在,探索终于有了突破,研究人员们结合超声…

    2017-05-24
  • 科学家揭示MLL家族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报道,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2月18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该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雷鸣、陈勇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