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在细菌上存了段GIF动图

Nature期刊上一份近期的新研究显示,来自哈佛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将一张GIF动图储存在活生生的大肠杆菌上。

科学家成功在细菌上存了段GIF动图

Table of Contents

文/Mia

先前INSIDE有报导过将资讯储存于DNA中的技术,而现在Nature期刊上一份近期的新研究显示,来自哈佛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将一张GIF动图储存在活生生的大肠杆菌上。

其实科学家已经用基因剪贴工具CRISPR  来储存资料好一段时间了,当外来病毒或其他威胁将自己的DNA插入正常细胞的DNA序列以感染宿主的时候,免疫系统就会把这段受感染的基因隔离。CRISPR就是利用一种酶搭配上述的免疫机制「剪」下特定区段的基因,甚至将这段基因编辑或取代。更详细的运作方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这项技术广泛使用于生物领域,不过科学家们也找到了各式各样的应用方式,储存资讯就是其中之一。这次哈佛的科学家近一步挑战存放动图,图片是取自1893年 Eadweard Muybridge的知名手绘旋转动画作品系列,你可能会在某些文件或展览中看过。他们先暂时逐格确认动画的顺序,再以90%的准确率对应到基因上。

这些细菌分裂后也顺利地将这张图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在后续分裂的细菌中都还找得到这段资讯。

研究人员称这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证明了概念可行性,日后细胞可以自行纪录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资讯,只要观察这个细胞就能了解它的行为以及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情形。

另外,如果用神经细胞来储存,1 公克细胞就能储存215 PB (1 PB = 1024 TB,1 TB = 1024 GB) 的资料。用类似的技术,理论上等于可以在一间房间内塞进人类史上产生的所有资讯。

DNA 真是很适合保存资料的媒介呢。

也难怪研究人员如此写道。

论文链接:Nature

本文来自INSIDE,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基因编辑技术成为廉价传染病诊断工具

    CRISPR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必将在未来改变人类抗击癌症以及其他致命疾病的方式。但CRISPR的潜力远远不止如此,最新的研究显示,这种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传染病的诊断。 根据《Science》杂志 4 月 13 日刊…

    2017-04-14
  • 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菌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与互作

    除DNA甲基化之外,细菌DNA的硫修饰也是细菌抵御外源限制性所装备的另一套全新的细胞防卫机制,然而彼此所防御的限制性是完全独立的。它们都能增强细菌抵抗外源DNA入侵的能力,但DNA甲基化修饰发生在碱基上,而DNA硫…

    2017-05-03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不用基因编辑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是现代医学的前沿。它们能够转化为不同器官的细胞,为多种疾病(如帕金森、糖尿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但是用标准化的方式来制造各种所需的干细胞依旧是科学界的难题。继2014年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之后,瑞士…

    2016-02-15
  • 当CRISPR让你怀疑以前的实验结果可能有错

    这本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 Jason Sheltzer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位癌症生物学家,他寻找的是肿瘤生长所涉及的基因。他和同事计划使用备受欢迎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来让基因失去功能,以寻找能降低癌细胞扩…

    2017-05-20
  • 长寿基因编辑有望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

    胚胎干细胞起源于胚胎时期。它不仅可以长期自我复制,还具有分化形成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潜力。 通过控制人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可修复或替换那些受损和“即将退休”的组织细胞,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骨髓细胞疾…

    2019-01-18
  •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全球首例神经疾病模型猪

    在广州九龙镇有一座 “猪宾馆”,生活着一群不寻常的实验小猪,它们能模拟人类的疾病,这里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 (CRISPR-Cas9), 精准地把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粘贴(敲入)”到小猪的亨廷顿基因中,从而使猪患上…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