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高温稳定性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制备上取得突破进展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在CO和碳氢氧化、水煤气转化、选择性加氢等众多化学反应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催化活性,所以此类催化剂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催化性能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密切相关,当金属颗粒尺寸大于6nm时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急剧下降。但是,由于低塔曼温度和高表面能,贵金属纳米颗粒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烧结现象,转变成大颗粒以降低表面能,最终导致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下降。目前文献中已经报道了提高贵金属纳米颗粒热稳定性的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孔道限域、包埋、合金效应以及载体预处理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但是也都存在自身的一些缺陷,例如包埋方法在提高贵金属纳米颗粒热稳定性的同时也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并极大增加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阻力。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詹望成副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戴胜教授合作,近期在高温稳定性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美国化学会志》以“A Sacrificial Coating Strategy Toward Enhancement of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for Ultrastable Au Nanocatalysts”为题在线报道了该研究成果。

研究者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合成条件非常温和的稳定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控制方法,而且该方法不受载体和贵金属种类的限制,具有很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某一特定的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首先将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置于多巴胺室温聚合的反应体系中,在贵金属纳米颗粒和载体表面形成有机聚合物,然后在氮气气氛中焙烧将有机聚合物转变成炭层,该步骤有别于传统制备方法中采用的空气焙烧,在炭化过程中可有效增加贵金属颗粒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接触性增强以及产生电子转移),从而使得在后续高温空气焙烧过程中,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烧结得到极大地抑制。同时,包覆在TiO2载体表面的炭层可有效提高载体的热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抑制了载体和贵金属颗粒之间的界面重构。最终,导致贵金属催化剂在高温热焙烧后仍能保持较高的CO氧化和丙烯催化燃烧反应活性,而没有经过炭化热处理的催化剂在两个反应中的活性急剧下降。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上海高校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6b10472

(据华东理工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提高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载药性能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物《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s)正封面刊发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新型功能材料化学”研究组硕士生黄沙平的“荧光纳米载药-控释体系”设计的研究论文:“具有高阿司匹林载药量和pH诱控…

    2016-03-19
  • 科学家首次实现聚合物纳米相区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是聚合物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但是其空间分辨率低于几个微米,对于微纳尺寸的相区无能为力。近年来,法国科学家Dazzi等人基于光热诱导共振现象,将原子力显微镜与红外光谱相结合,开发了原子力红外(AFM-IR…

    2016-08-19
  • 科学家研究出精确合成一维纳米晶体新技术

    一维纳米晶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因具有独特的尺寸和形貌效应,在光学、电子学、光电、磁学、催化、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这种各向异性生长的纳米材料不多,因此,如何按照人为的意愿设计制备…

    2016-11-30
  • 三维铜纳米线组装体提升锂金属负极循环稳定性

    锂金属由于极高的容量(3860 mA h g-1)和最负的电势(3.040 V vs.标准氢电极),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锂金属一次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医疗设备、航天航空…

    2016-07-16
  • 使用水热碳化法制备高效碳催化剂

    生物质广义指一切有机的可以生长的物质,狭义指植物的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全球每年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所含的能量相当于5355亿桶原油,远高于2015年的原油消耗量(约350亿桶)。目前生…

    2016-12-30
  • 沸石分子筛形成机理

    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研究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苏吉虎教授、瓦伦西亚理工大学Avelino Corma团队合作,在沸石分子筛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于3月1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沸石分…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