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显老”基因

W020160510496857280699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华集团联合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皮肤感知年龄遗传因子的大型科研。在这个项目中,科学家共用了近十万人次反复评估了超过四千个人的面部高清照片,精确量化了每个人的感知年龄(即看起来的年轻年老的程度),并分析了近800万个DNA位点和感知年龄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感知年龄和基因之间的联系,发现带有MC1R基因特殊基因型的人看起来比其他同龄人平均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年老两岁。此发现有望迅速提高我们对感知年龄的理解。

MC1R基因是人类皮肤合成黑色素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遗传缺陷可造成皮肤缺乏黑色素的天然保护功能,进而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光长期对皮肤造成多种损伤,还可能由此引发皮肤癌变。

“MC1R基因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只是其影响感知年龄的一小部分”,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刘凡研究员指出,“数据显示MC1R基因的对感知年龄的作用并不受皮肤颜色、紫外线伤害和日照暴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说明MC1R还有其他的功能在起关键作用。目前已知由MC1R参与的细胞功能还包括氧化伤害、DNA修复和免疫调节,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感知年龄变化的原因。”

刘凡研究员还指出,“此研究发现MC1R中的多个功能性等位基因通过复合杂合子的特殊方式相互影响而起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用我们最新研发的方法针对复合杂合子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全面检测,期待能找到更多影响感知年龄的基因。”

论文链接 :http://www.cell.com/action/showImagesData?pii=S0960-9822%2816%2930184-1

(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解密早期胚胎基因组的激活

    2016年3月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Oocyte-expressed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 is a Key Activator of the Early Zygotic Genome in Mouse”的论文,报道了母源…

    2016-03-21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

    2024-03-01 世烩
  • 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

    2016-08-23
  • “垃圾DNA”并不垃圾

    在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

    2017-03-12
  • 喵星人还没被驯化,而你却被它驯服了

    猫和人的关系中,应该是猫主动找人类为伴,但客观上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之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带着它们跋涉旅行,扩展了猫咪的地盘

    2017-08-03
  • 为了子女健康,最好在40岁之前结婚生育

    米克•贾格尔爵士(Sir Mick Jagger)代表了一位作家所说的“大龄父亲”趋势。在他73岁时,他的29岁女友、芭蕾舞演员米兰妮•哈姆里克(Melanie Hamrick)为他生下了他的第8个孩子德沃罗(Deveraux)。 这位滚石乐队(Rolling …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