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使用激光设备首次展现带羽毛恐龙真貌

文嘉琪博士在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检视了超过二百件近鸟龙的标本,挑选出其中保存了特别组织的十几件,利用激光诱导技术详细扫描研究。图片提供:文嘉琪博士
文嘉琪博士在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检视了超过二百件近鸟龙的标本,挑选出其中保存了特别组织的十几件,利用激光诱导技术详细扫描研究。图片提供:文嘉琪博士

化石准确地推敲恐龙外观向来都是个难题,因为它们被保存下来的通常只有骨骼。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文嘉棋博士联同合作伙伴利用一种崭新技术,根据已保存软组织的高清影像,为一种带羽毛的恐龙重塑了首个详细的身体轮廓。今次是首次有古生物学家,根据恐龙的骨肉软组织准确重塑其轮廓外貌。

利用激光诱导萤光技术重塑的近鸟龙身体轮廓(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着了色的部分代表不同的标本;黑色部分是利用可信度相对低的数据估计的。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准确重塑和鸟类相近的恐龙的身体轮廓。近鸟龙的身长(头至尾)约40厘米。图片提供:Wang XL, Pittman M等(2017)
利用激光诱导萤光技术重塑的近鸟龙身体轮廓(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着了色的部分代表不同的标本;黑色部分是利用可信度相对低的数据估计的。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准确重塑和鸟类相近的恐龙的身体轮廓。近鸟龙的身长(头至尾)约40厘米。图片提供:Wang XL, Pittman M等(2017)

利用激光诱导萤光技术重塑的近鸟龙身体轮廓(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着了色的部分代表不同的标本;黑色部分是利用可信度相对低的数据估计的。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准确重塑和鸟类相近的恐龙的身体轮廓。近鸟龙的身长(头至尾)约40厘米。图片提供:Wang XL, Pittman M等(2017)

这项具突破性的研究结果,于英国伦敦时间2月28日(星期二)于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激光诱导萤光下的近鸟龙翅膀(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肘部前面和腕部后面的皮肤部分(叫做翼膜)被羽毛覆盖,和现存的鸟类相近。
激光诱导萤光下的近鸟龙翅膀(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肘部前面和腕部后面的皮肤部分(叫做翼膜)被羽毛覆盖,和现存的鸟类相近。

激光诱导萤光技术(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LSF)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利用高强度激光令在骨头周围、肉眼看不到的软组织「在黑暗中发出萤光」 。这技术由合作伙伴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的Tom Kaye研发,利用紫色激光在黑房中扫描化石。激光会「刺激」一些保留在岩石基质的皮肤原子令它们发光,以揭示恐龙真正的外形。研究文章的主作者兼古生物学家文嘉棋博士指出:「过去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对中国东北部那些奇异的带羽毛恐龙感到惊叹。然而,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软组织会这样广范地被保存下来。」

文博士和同事检视了超过二百件近鸟龙的标本(一种带羽毛,类似鸟类的恐龙),挑选出其中保存了特别组织的十几件,定量重建的结果,显示了该恐龙身体各部分的轮廓,包括翅膀、腿部、甚至腿部上保存完好的鳞片,为研究鸟类的起源提供了新资讯。

 

文博士说:「由于连细微的部分也能够很好地发光,我们可以观察微细至皮肤的纹理也看得清楚。」(。近鸟龙是侏罗纪晚期的动物(约一亿六千万年前),生活的时期和古生物学家认为鸟类首次出现的时间十分接近。研究团队利用新激光技术透视近鸟龙软组织中隐藏的细节,其中翅膀软组织的重要细节显示,近鸟龙的翅膀形状)和现代鸟类在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看似原始的特征,例如羽毛是较平均地分布,而不是一行行地排列。这些新发现为从新建构恐龙如何尝试飞行以至最后达至有飞行能力,提供了重要线索。继今次利用新技术对近鸟龙的发现,研究团队已因应各方邀请安排到世界各地扫描特殊的标本。

文嘉琪博士是区内的少数恐龙专家学者之一,他教授的港大免费线上课程「恐龙生态系统」,正公开授课。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38/NCOMMS14576

(据香港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来自远古白垩纪的琥珀 化石 ,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

    中美加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有史以来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 化石 。胡冈谷地的鸟类琥珀包裹体较为丰富,对了解鸟类演化帮助很大。尽管该标本尺寸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眼骨的开孔(眼圈的内径)表明,眼齿鸟的活动模式为白天型。

    2020-03-13
  • 法国新发现的化石揭示的五亿年前生物多样性

    据CNRS,研究人员在法国南部的黑山山脉山麓近年来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奥陶纪化石沉积物,这个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五亿年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所未有的证据。这个发现地点位于卡布里埃尔(Cabrières),是一个地质学家和业…

    2024-03-04
  • 古生物化石数据库

    如果你是一名化石爱好者,那么这个化石交互地图可能很适合你。 这个叫做 Paleobiology 数据库的网页工具是由来自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地理科学部带头研发。你可以根据不同地质时期来筛选不同的化石数据并且去了解学…

    2017-03-11
  • 新型有机微纳激光材料的激发态过程

    激光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在军事国防、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领域涉及能源、信息、生物医学等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也不断发展,其中微…

    2016-03-15
  • 古代巨鹅的翅膀主要用来打架

    有一种已经灭绝的巨型鹅,生活在600万年到900万年前地中海岛上,科学家认为他们的翅膀主要用来打架,而非飞翔。 这种叫Garganornis的鹅重约22千克,直立高度有1.5米,可能曾是鸭鹅或天鹅属中最大的。它的骨化石在意…

    2017-01-18
  • 寻找生物大灭绝的线索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