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调控蛋白SDC4抑制病毒复制

W020160614588971705895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以保证信号传导的平衡,从而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在抗RNA病毒天然免疫中,主要有两类PRRs: TLRs 和RLRs。RIG-I是细胞内识别病毒双链RNA的一种受体,在抗RNA病毒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调控的作用机理仍不明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孙钦秒研究组通过酵母双杂筛选得到一个与RIG-I相互作用的蛋白SDC4。通过过表达和基因缺失实验表明:该蛋白在RLRs抗病毒天然免疫中起着负调控作用,缺失该蛋白可以有效控制VSV病毒的复制。其负调控功能在基因缺失的小鼠体内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进一步生化和细胞定位的研究表明:SDC4蛋白通过影响去泛素化酶CYLD和RIG-I相互作用以及病毒感染后的核周定位模式来调控RIG-I K63位的泛素进而参与RIG-I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

这项工作首次发现了SDC4通过CYLD影响RIG-I K63位的泛素从而调节抗病毒天然免疫,平衡免疫反应,防止过度免疫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该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动物所陈大华研究组和王红梅研究组参与这项研究。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609/ncomms11848/pdf/ncomms11848.pdf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示人肠道病毒抑制NF-kB信号通路新机制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NF-kB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经典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 究团队在人肠道病毒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016-03-22
  • 人工合成杆状病毒获得成功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生物学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病毒的人工合成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往,对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

    2017-05-07
  • 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Janus效应

    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对于抗冻蛋白抗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冰晶成核、生长和冰晶形貌调控的分子层面的机理。因而…

    2016-12-30
  • 在冬天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感冒?

    感冒和流感的季节就要到来,我们似乎无法摆脱烦恼的咳嗽和喷嚏。但是为什么冬天会发生鼻塞? 病毒感染可引起普通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这是令人讨厌的事情。疾控中心表示,每年普通感冒是导致儿童旷课和成人请假的主…

    2017-11-27
  • 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有望获新突破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同时发表2篇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拓展了人们对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机制的认识,并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的新突破口。 2篇论文题为The ubiquitin …

    2016-06-12
  •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肝脏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击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田志刚教授研究组在肝脏免疫耐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揭示…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