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2015年地震前的重力场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w7.8地震,由该地震产生的同震破裂超过140km,并直接导致了约9000人死亡的灾难性后果。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数字地震学与震源物理研究室重力课题组陈石副研究员等人,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的2010年、2011年和2013年的三次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获得了去除地表垂直形变、GIA效应、地表物质剥蚀和长期背景变化等相关的剩余重力场变化信号;并基于此重力场变化信号,反演了场源信息参数,发现了与地震前地壳介质变化相关的重力异常信号。

基于绝对重力观测反演的尼泊尔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的震质源区域与震质中位置
基于绝对重力观测反演的尼泊尔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的震质源区域与震质中位置

与大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区域重力场变化、相关的物理机制,以及可能的地震前兆现象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热点。绝对重力观测具有高精度、无漂移、稳定性好等特点,陈石等人研究发现,在此次尼泊尔大地震前距离震中800km范围内的仲巴、日喀则、拉萨和那曲四个观测点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重力增加现象。其中最为明显的日喀则测点剩余重力年变率高达22.40 ± 1.11 μGal/yr,这与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重力场减小矛盾性显著。基于震质源/中模型,陈石等人反演了重力变化过程的场源参数,结果显示,该震质源位置在震中东北侧,范围约580km,地震震中位置位于震质源边界。研究结果认为采用高精度的重力场变化数据可用于估计地壳内部介质应力应变状态与物质运移,以及通过联合地表GPS、形变等大地测量观测手段还可进一步研究潜在震源区的动力学过程。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s ( Chen, S., M. Liu, L. Xing, W. Xu, W. Wang, Y. Zhu, and H. Li, 2016, Gravity increasebefore the 2015Mw 7.8 Nepal earthquake,Geophys. Res. Lett., 43, doi:10.1002/2015GL066595)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经历了那么多地震,余震仍让人迷惑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从「前因后果」来了解事物,不过这些名词的使用,时间却早于了解它的前因后果之前

    2017-11-22
  • 神经网络技术识别三维断层结构

    传统的断层解释是基于断层元素,如倾角、倾向、走向、断层之间的距离和组合模式。然而,断层的人工识别过程耗时且效率低下。当前,基于地震属性的自动断层识别方法,包括相干检测、蚂蚁跟踪、边缘检测等方法可以提…

    2024-02-29
  • 新西兰凯库拉(Kaikoura) Mw 7.8级地震序列的极端复杂性

    作者:石许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地球观测研究所 [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地震事实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14日深夜00:02:56  (北京时间 11月13日 19:02:56),新西兰南…

    2016-11-19 地震
  • 智利巴耶纳尔西南部发生5.9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月14日9时31分(当地时间2月13日20时31分)在智利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位于南纬28.90度,西经71.45度。 南美洲地震构造特征

    2024-02-14
  • 汶川地震引起的喷沙可达2米以上

    地震砂土液化是大地震的常见次生灾害之一,尤其是第四纪分布的平原或盆地临近震区,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人口和建筑密集地区,因此深入理解地震砂土液化现象是减灾防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的5.12汶川Mw7.9地震在…

    2016-11-30
  • 地震发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春节期间,多种多米诺骨牌的影像出现在电视或网络上,从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其原理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