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类鸟恐龙的现代羽毛

古代类鸟恐龙的现代羽毛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新种有羽恐龙,它是已知最早的具有不对称飞羽的伤齿龙(一种类似鸟的手盗龙类)。不对称飞羽是与飞行演化相关的一大重要创新。

徐星、Michael Pittman及同事从一个保留了羽毛的近乎完整的骨骼化石中发现了这一新物种——腾氏嘉年华龙(Jianianhualong tengi)。该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可追溯至早白垩世(约1亿-1.45亿年前)。

目前并不清楚腾氏嘉年华龙是否会飞,人们在会飞的和不会飞的现代物种中均发现了不对称飞羽。尽管如此,以上发现表明鸟类的早期近亲已经具备强化了的空气动力特性,为不对称飞羽的演化测年提供了进一步的认识。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4972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内蒙古发现巨犀完整头骨化石

    巨犀重建图(据wikipedia) 始新世是犀类演化和分异的重要时期,四个科级分类单元:两栖犀科(Amynodontidae)、蹄齿犀科(Hyracodontidae)、巨犀科(Paraceratheriidae)和真犀科(Rhinocerotidae),都于始新世出…

    2016-12-28
  • 最古老的鸟类食团揭示早期鸟类的消化系统

    2016年4月29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与舒柯文的研究成果。他们报道了一件保存有食团的反鸟类化石,这是迄今最古老的有关鸟类食团的化石记录。…

    2016-04-30
  • 手印化石表明人类早在7000年前就在青藏高原活动

    青藏高原上的小喇嘛。人类可能已在寒冷高峻的青藏高原定居了七千多年 至少在7400年前,无畏的狩猎采集者或许就已经在寒冷、缺氧而严酷的青藏高原上定居了。这比研究者此前认为的时间要早将近4000年。 在对西藏中部…

    2017-01-11
  • 早中新世发现犬熊类化石新材料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王晓鸣等2015年我们在内蒙古中部早中新世敖尔班组下红层中首次发现一枚犬熊类的左上第一臼齿,这颗臼齿虽然零星,但非常特征,属犬熊科(Amph…

    2016-03-26
  •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

    3月12日,“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在南京发布。 十大进展包括以下成果: 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澄江动物群“章氏麒麟虾”的发现揭秘…

    2021-03-15
  • 寻找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化石

    来自华南瓮安生物群的陡山沱组大约有6亿年的历史,最新研究提供了埃迪卡拉时期的海洋生物的快照 – 大约6.35到5.41亿年前。 该研究主要参与者为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地球科学学院的John Cunningh…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