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释光测年确定祁连山末次冰期时间

18acb30a-01d3-4f7d-899e-3019f3d0d8a7

祁连山位于西风和东亚季风影响的交互区,是研究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目前末次冰期的冰进年代主要是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年代建立的,而且研究区域集中在南坡,对北坡冰川前进缺乏了解。

光释光年代(空心圆圈)和10Be暴露年代(实心方块)指示冰川前进与气候记录比较
光释光年代(空心圆圈)和10Be暴露年代(实心方块)指示冰川前进与气候记录比较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易朝路课题组胡钢博士对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冰川遗迹开展了研究,在南坡的岗什卡沟和北坡的金洞沟分别识别出了两期冰碛垄序列。我们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和全球标准生长曲线法(gSGC)测定了冰碛物中冰水夹层光释光样品的等效剂量。本研究首次开展全球标准生长曲线法对冰川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并证明了其可靠性。沉积物等效剂量分布离散,指示石英颗粒存在晒退不完全现象,最小年代模型(MAM)计算所得年代更接近沉积物埋藏时间。光释光年代结果显示:岗什卡最外围冰碛垄序列年代为18.1±1.8 ka;岗什卡和金洞沟第二道冰碛垄序列年代为~12.5-10.7 ka,与新仙女木事件(YD)时代基本一致,而此套沉积物发育在14.3±1.4 ka老冰碛物之上,指示该地区在晚冰期也发生过冰川前进。冰川前进年代数据指示冷龙岭地区冰川前进主要响应温度降低。

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17, 41501061和4123052的资助。相关工作发表在刊物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上。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qs.2882/abstract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亚洲夏季风可以将雨水带到青藏高原东北部

    近日,水文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刊登了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育教授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The verification of millennial-scale monsoon water vapor transport channel in northwest …

    2016-03-18
  • 贡嘎山海螺沟全新世冰川前进与气候

    冰川前进和后退所留下的地貌特征为重建古冰川规模大小以及推测当时的古气候信息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冰川地貌的年代学研究上,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可以为古冰川的定量重建打下坚…

    2016-05-21
  • 粘土矿物指示昭通古猿生活在温热和潮湿环境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新世古猿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距今1700-1500万年)曾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繁盛一时,中新世晚期后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晚中新世晚期全球范围内仅中国云南、泰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

    2016-02-24
  • 青藏高原塑造了东亚植被的多样性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对东亚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东亚新生代气候和生物演变的研究,就离不开讨论青藏高原的生长。前人的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以及亚洲冬季风都和青藏高原的…

    2021-01-31
  • 研究人员采用黄土古土壤揭示早更新世古气候

    据兰州大学,近日,该校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鑫副研究员的中亚粉尘和黄土研究成果在Nature集团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正式发表。 该文是王鑫副研究员发表的中亚粉尘和黄土研究的系列成果之…

    2016-03-02
  • 两千三百万年前兰州还是湿润的森林草原区

    随着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冷,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逐渐取代了中生代处于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成为地球上脊椎动物中的优势群体。亚洲的哺乳动物化石含量丰富并且分布广泛,但是亚洲哺乳动物年表(ALMA,主要来自中国)无论…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