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水热碳化法制备高效碳催化剂

生物质葡萄糖通过水热碳化法制备出表面含氧基团富集的碳催化材料的示意图
生物质葡萄糖通过水热化法制备出表面含氧基团富集的碳催化材料的示意图

生物质广义指一切有机的可以生长的物质,狭义指植物的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全球每年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所含的能量相当于5355亿桶原油,远高于2015年的原油消耗量(约350亿桶)。目前生物质的利用有限,仅为3-4%,其开发利用很有前景。目前关于生物质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研究发现水热法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功能化的碳材料,能有效地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电化学等领域。该方法通常在200℃左右进行,具有条件温和及能耗低等显著优点。然而由于水热法制备的碳材料通常比表面积很低,很难用于催化领域。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苏党生研究员和温国栋博士与大连化物所田志坚研究员合作发现通过水热碳化法可以制备出较高比表面的表面含氧基团富集的功能化碳催化剂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调变初始原料浓度、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碳化温度和加入功能小分子等方法可以控制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表面富集羰基和羟基的碳材料可高效地催化硝基苯液相还原反应,其性能优于多种常用的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等。研究发现球状的形貌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而且球尺寸越小,其性能越好,这可能跟较小的球尺寸有利于活性位的暴露有关。羧基酸性基团功能化的碳材料可以很好地用于环己酮肟的贝克曼液相重排反应中,该碳材料较常规的固体酸催化剂(如HY和ZSM-5分子筛)给出了显著高的产物选择性。研究发现,羧基这类弱的Brønsted酸易于反应的进行,而分子筛上的强酸位和弱的Lewis酸位导致了副产物的生成。这些结果说明尽管碳材料上本征的含氧酸性基团的酸性较弱,然而它却适合一些弱Brønsted酸催化的反应,能给出较传统固体酸催化剂优异的性能。这些结果在线发表在 Angew. Chem. Int. Ed.期刊。

论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609047/abstract

(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提高燃料电池催化剂,减小环境污染

    为避免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气候转变危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势在必行。据统计,全球约有23%的CO2排放来源于交通运输,而其中大部分为汽车尾气排放。因此,寻找基于清洁能源的汽车动力技术替代传统内燃机可有效解决…

    2016-12-21
  • 新型高效手性膦配体并以武大命名

    不对称催化科学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手性催化剂的发展,自1960年以来,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一直是该领域的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张绪穆在该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性配体工具箱”概念,发展了一系列的优势手性膦配体,…

    2016-07-17
  • 中国科学家在纳米异质结光催化材料构建及气相光催化性能增强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2)是二次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我国雾霾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因此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迫在眉睫。纳米光催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凭借其绿色、高效、低能耗…

    2016-12-14
  • 金和钯结合改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稳定性

    高能电池开发是解决化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燃料电池来说,氧还原半反应的电极催化活性是决定其效率的主要因素,贵金属铂(Pt)是目前最佳催化材料,但由于Pt的成本较高并且储量有限,如何降低催化剂的成…

    2016-07-04
  • 电化学分析的碳材料制备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宝课题组应邀撰写的综述Recent development of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their bioanalyt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在Chemical S…

    2016-05-07
  • 原子成为沟通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桥梁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张涛院士研究团队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从实验上证明单原子可能成为沟通均相催化与多相催…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