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麻醉治疗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一例

u=1638621984,980620114&fm=21&gp=0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作的呃逆就诊。就诊前4个月发生呃逆,此后4 d又出现脑梗死症状,CT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虽用药后肌无力症状很快消失,但呃逆持续存在。5~8 s 一次,声短而频。严重时可致呕吐,影响睡眠和饮食,体重下降15 kg。

既往史:近2年反复发生过4次脑梗死,但症状轻微,用药后很快恢复。曾在某中医院住院,住院期间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CO2重复吸入法曾缓解2 h。

本院治疗经过:先行膈神经阻滞,然后CO2重复吸入,P盯C02维持在50~70 mm Hg达5~8min呃逆未停。星状神经节阻滞无效,反复2次CO2重复吸入仍无效。静注2%利多卡因2 ml后缓慢注射丙泊酚100 mg,注药5 ml时患者有严重呛咳,持续约2 min。患者接近清醒时呃逆停止,但9 d后又出现呃逆,单纯用丙泊酚麻醉后同样有效,持续7 d。

此后间隔8-16 d不等复发3次,除其中1次无效外其他2次均能用丙泊酚100~200 mg呃逆消失。期间嘱患者注意神经系统症状,不可忽视再发脑梗死的预防。此后患者又辗转多家医院使用多种镇静药和治疗胃炎药物均无效。因此,丙泊酚麻醉治疗成了患者和家属唯一的选择,但一直不能根治。6个月后患者又突发脑梗死,言语困难,最终失访。

讨论

持续1个月或2个月以上不愈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IH),以发作频繁、症状典型、持续时间长和常规治疗无效为主要特点。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呼吸和睡眠,而发展成致残性疾病,甚至成为患者的应激刺激源,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精神和躯体痛苦,但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后“呃逆反射弧”持续紊乱引起的一种膈肌生理性肌阵挛。

本例患者确诊为脑梗死前数天出现呃逆症状,考虑与基底节区脑梗死有关。脑血管病一旦出现呃逆,往往为IH,且提示脑血管病预后不佳。脑卒中后并发呃逆可能与下丘脑内脏植物神经中枢受累而影响呃逆反射弧和脑干呃逆中枢受刺激有关。IH虽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且无足够证据指导IH的治疗。此患者因“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无呃逆以外的其他症状,因此日常仅服用一些防治脑梗死的常规药物,但对IH无明显影响。神经阻滞和多种中医疗法如针灸治疗等似乎也无能为力。

已知多种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肌松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对神经传导抑制作用和中枢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用于治疗呃逆。丙泊酚能激活GABA受体一氯离子复合物,增加氯离子传导,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这种作用无疑同样会通过短时间地抑制“呃逆反射弧”而达到短期缓解IH的效果。虽然有研究称丙泊酚能激活GABA—A受体促使人类呃逆,且麻醉诱导时也可发生呃逆,但是本患者多次单独接受丙泊酚治疗IH确实有效。这或许为开发丙泊酚的临床新用途提供了佐证。

当然,丙泊酚治疗IH的效果需进一步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资料验证。丙?自酚麻醉或深度镇静掌握不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压与呼吸,并出现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因此,丙泊酚治疗IH不应作为首选方法。治疗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交流。实施时应注意监测,充分供氧,防止加重原有病情或诱发新的梗死病灶。

本文作者黄科昌等,来自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本论文发表于2014年临床麻醉学杂志。

论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cmzxzz201401017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

    皇家医疗慈善基金会在2017年11月16号发布了一项新的调查,该调查由高级医院医生、全科医生、规培医生和慈善支持症参与完成。结果发现,2/3的人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学医。尽管这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职业,但是事实就是…

    2017-11-23
  • CRISPR基因编辑可以导致大量DNA突变

    该研究结果受到广泛的质疑,请谨慎引用!—2017.6.12 一分钟听懂CRISPR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像CRISPR-Cas9一样快速,精确和高效。它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特…

    2017-06-02
  • 常喝红茶真的可以减肥吗?

    在美国,有超过1/3的人属于超重人群。确定新的减肥策略和方法是研究者的关键工作。一项新的研究揭露了红茶怎样减肥的。 红茶是美国人最喜欢的一种饮料,约占所有茶饮品的80%。 然而每当谈论健康获益时,人们还是多…

    2017-10-08
  • 又错了——大多数的急性结膜炎患者接受错误的治疗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急性结膜炎患者,即红眼病患者,正在接受错误的治疗方式。大约60%的患者接受抗生素滴眼液治疗,甚至一些普通的眼部感染也在过度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大约20%的接受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的患…

    2017-06-20
  • 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探讨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哈欠的传染性与皮层活动的兴奋有关 诺丁汉大学一项题目为“哈欠传染的神经基础”的论文认为这是一种原始反射,它起源于初级运动皮层。后者负责机体的运动功能,是导致人类哈欠的主要部位。 这项研究是该大学研究神经…

    2017-09-07
  • Sleep:梦游中能感觉到疼痛吗?

    人在梦游时能感到疼痛吗?针对这一问题,法国蒙彼利埃Gui de Chauliac医院的一组研究者曾于《Sleep》发表一项研究,探讨梦游者疼痛的影响及决定因素。  在本项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对比了100名梦游者与100…

    2016-07-10